第二章二月二十五日 (2)(4 / 20)
之辈”。说不定,她嫌恶趾高气昂之徒的程度较厌恶泛泛之辈为甚。
就这样,在仿都铎式壁炉的陪伴和框架特大采光窗的笼罩下,安德森长大了,成为一个留着鬈发、笑容纯真、在游戏活动中表现相当出色且非常聪明的小伙子。至于他的双亲,似乎是更加俗不可耐,而且对他们生活之外的世界,也更加摸不着头绪。然而,这种自满心态真的很怪吗?安德森夫妇搬到中产阶级的下游阶层,借此顺利隐瞒自己非常卑微的出身;一生中能拥有这样的成就,也许算是够了。自满的胆小鬼与不满足的贪心鬼的区别,在道德上暧昧不明但实质上泾渭分明,而他们归类在胆小鬼这一边。社会学家这么说过,这种满足感明显地伴随着情感上的界限。胆小鬼在自我的生活层面中,获得安全感的方式有两种:其一,以认可的态度,观察他们无法触及的外在世界中的某个机制(例如安德森太太对英国皇室家族的宗谱可说是如数家珍);其二,比他们更下游的社会阶层若表现出不满的贪婪行为,就毫不留情地加以指责(例如那些不仁不义的矿工)。
安德森应该放弃奖学金的决策定案后,他的双亲便以直接又称心如意的方式来规画儿子的生涯。大学预科学校毕业后,可以到银行或保险公司上班,一开始是资浅职员,然后爬到经理级职位: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发展方向不但令人满意,而且几乎是顺理成章。然而,儿子脱离他们生活常轨的行径,教人既困惑又难过。确实,安德森头一桩脱轨行径可能会伤到所有的天下父母心;因为安德森犯了偷窃罪,结果被大学预科学校开除学籍。这个事件既丢人现眼,而且让人心乱如麻;他在更衣室里将另一个小伙子裤袋里的五先令移到自己的裤袋中,结果当场人赃俱获。或许,他的双亲最难过的莫过于开除学籍让他们脸上无光。就他们的儿子私下的了解,两老痛心之处在于儿子既不可能无辜,道德劝说也无法让儿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显然的,让这么一个年轻人进入银行业,暴露在金钱的诱惑里,是轻率躁进的作法;安德森于是进了航运贸易商行当小弟。在那儿,他的表现一度是员工楷模。一年后,他升到基层职员的位置,每天穿上条纹裤和黑上衣,拿着一把细心收卷好的雨伞来上班。然而,十七岁那年,那时他每周赚三十先令,安德森突然离谱地连付给母亲当伙食住宿费的十先令都拿不出来。安德森太太密切观察她的儿子,结果发现他一直收到信封是浅橙红色、笔迹畏缩倾斜的信件。显而易见地,这是女人的笔迹,做父母的在激动之中,打开了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