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1 / 6)
众的视线。
轻松的寡头政治成为一种长久的模式,但1896年的大选却打破了这种模式。一时间,平民主义似乎确实对财阀统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但平民主义失败了,其原因不单是当时的政治体制青睐那些资金雄厚、组织完备的人,也是因为平民主义的领导层缺乏一种将那些可从改变中获益的不同群体连接起来、弥合其分歧的能力。在种族与地域千差万别的浅水区航行时,平民主义这艘船搁浅了。
美国的政治裂痕
商业利益阶层与富人在1896年的恐惧并非反映过激:许多美国人对自身处境深感愤慨。农民受粮价下跌、债务缠身之苦,怨声载道,躁动不安。许多产业工人也是如此,他们或是丢失了工作,或是在1893年市场恐慌之后的经济衰退中被削减了薪资。虽说在那个年代,用武力对付工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尽管如此,霍姆斯特德钢厂罢工与普尔曼罢工遭遇的镇压之残暴也是骇人听闻的。
但最终,身为民主党人并获人民党提名的布赖恩依然失败。财力的缺乏与选举造假的泛滥是他失败的重要因素,但同样明显的是,布赖恩也未能将美国怨言满腹的各个群体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有影响力的联盟。
这不足为怪。“镀金年代”经济秩序中的输家,也就是最终从“新政”中获益巨大的那些群体,是沿着三条断层分裂开来的。在1896年,这三条断层或许是无法弥合的,而且布赖恩这样的人肯定也不是能够弥合这三条断层的合适人选。
首要的一条便是城乡分割。虽然1896年的美国已是一个工业强国,但人们大多依然以土地为生。1890年,64%的美国人住在乡下,还有14%的人住在2.5万人以下的城镇。城市居民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即便晚至1930年,美国的大多数选民依然来自农村与小城镇。
然而,要组织一个有影响的革新联盟,就需要城市工人,因为单一的农村运动无力赢得白宫。但人民党人来自美国农村与小城镇,几乎无人知道如何去争取城市里的潜在盟友。布赖恩决定,几乎全盘以银币的自由铸造问题作为竞选主题,实际上是要求采取刺激通货膨胀的政策,以降低农民的债务负担,但此事与城市工人完全无关。
农民与城市工人无法协力并进的一个原因就是,移民与土生土长者之间的文化与社会鸿沟。移民占人口的比例在1910年达到14.7%的高峰,他们大都住在城市地区,尤其集中在最大的城市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