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6 / 6)
调的没有声张,不是和他们家关系特别好的亲友,都不知道他们家今年一次考出去三个大学生!
向阳乡那边的亲戚们根本就没有几个接触得到《解放日报》,更加想不到去翻这个报纸查李振华和李振国考上大学没有。李大海都没有回来报喜,李大山和李大江两家都当李振华李振国没考上。
李大海带回家二十多斤处理毛钱。市一小老师暑假也要上班,曹月英又要上班又要染毛线一个人忙不过来,又把女儿喊回家帮忙。
染毛线这种工作到李惜文手里无比简单。
她上辈子接收祖父和父母的遗产之后,和天天找她谈人生理想和创业的亲戚们打交道实在是心累,又机缘巧合得到了随身空间,索性就把所有的动产不动产都换成了各种她认为能保值和升值的物资囤在空间里,虽然大头换成了黄金,但是做为一个手工爱好者,哪怕她不擅长织毛衣,但是她有钱还有空间就可以任性买买买,七七八八囤的材料里毛线是真的不少的,质量不是特别好的毛线她也有存货。找出来材质颜色相同的毛线浸一浸水挂晾衣架上等晾干,把处理毛钱收起来,染色的工作就完成了。
曹月英费心费时费力调配的染料水完全没用上。
老城区靠织毛衣换一点零花钱的家庭主妇很多,曹月英花钱请人给李振华李振国和曹明骏各织了两件毛线衣一条毛线裤,总算在出发之前把孩子们的过冬衣服凑齐全了。
说实话李家准备的行李有点多。两个半人高的布袋子中间是扎得紧紧的、卷成卷的铺盖和毯子,里面缠着被套床单和枕头还有蚊帐。两个衣服压得紧紧实实的木箱子,同样用绳子扎得紧紧的。此外还有两个自制劳动布旅行袋和大舅妈给的全新军挎包和新军用水壶。这么两大堆东西让两个从来没有单独出过远门的孩子背上,还要揣上一百块钱再坐两天两夜的火车去首都,李大海和曹月英不放心。他俩商量了好久,决定让李大海请一周的假送孩子去上学。
李惜文觉得可以花点钱从邮局寄包裹去平京。但是爸爸妈妈和哥哥们都担心会丢东西,一个两个三四个全都坚决反对。
到了出发那天。李惜文目送李振华挑着两个木箱子,李振国挑着两个铺盖卷,还有她爸提着两个行李袋挤上火车,真是特别特别怀念她上辈子的快递和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