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2 / 7)
和太多了,循循善诱道:“你还记得为什么要建立情感系统吗?”
吕默换了口气,声音粗哑道:“担心大系统抹杀个体存在。”
“对。”杨凌点点头,“程序化计算精准可靠,不受情感因素干扰,所以先天弊端也在这儿。”
一旁没怎么说过话的老郑嗫嚅了下嘴唇,问:“大系统不出错,怎个有弊端?”
杨凌问:“你们听说过电车难题吗?”
星琪摇摇头,那边老郑眼光一闪。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知名的思想试验之一。”杨凌介绍道,“大意是有五个贪玩的孩子爬上了一条正常使用的轨道,他们不知道一辆失控的列车轰隆隆驶来,很快就会撞上他们。很幸运,你面前有一个控制按钮,按下去能让列车开到另一条废弃的轨道上,但问题在于,废弃的轨道上有个听力有障碍的小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是否应该按下按钮?”
老郑毫不犹豫地说:“牺牲小我拯救大我,该按。”
“可是听力有障碍的小孩是在废弃轨道,”星琪嘟囔道,“他/她不应该为其他人的过错承受代价啊。”
“这种难题可能因为答题者的个人倾向而犹疑不决,在没有绝对前提下,我们不能说哪种选择错,也不能说哪种选择是正确的。”
小范围采样得到两种答案,杨凌并不意外,接着道
“但在设计系统逻辑上,只要‘利益最大化’的优先等级大于‘秩序最大化’,不用怀疑,系统肯定会选择牺牲那条废弃轨道上的小孩,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反过来就像小尚说的……”
吕默打断她:“这跟我的设计思路有什么关系?”
杨凌回答:“审查组反复评审了很多次你们的设计样本。你们很少去考虑女方的意见,始终把女性的健康放在匹配要素的第一位,小默,这是不合理的。”
吕默又是不解又是好笑的样子,“哪儿不合理了?这不就是无为项目立项的初衷?”
听到这里,夏礼白插话问道,“初衷是什么?”
报告上写前期目标是实现智能化城市管理,亦即,由人工智能系统主导整座城市的运作。
这目标看起来冠冕堂皇,适合拿出去拉投资做展览,实际上可行性极低,经不起推敲。
“说来话长,”杨凌叹了口气,“二十多年前,我们理论研究的前辈已经注意到单靠一代一代的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