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4)
经许久不曾尽兴过了。
“宝丫竟也由得你?”阮氏没有察觉身边这人的心思已经歪到了天边去了,惊讶地问。
“由得由得,一点儿也不闹,真不愧是咱们的女儿。”唐松年轻轻揉捏着她的耳垂,嗓音低哑。
阮氏红着脸嗔了他一眼,没好气地推开他,羞涩地道:“做什么呢!让丫头们瞧见了笑话。”
唐松年微微一笑。
他最喜欢看的就是夫人如此羞答答的可人模样了,一颦一笑那才是教他爱不释手的人间极美景致。
生怕他一时心血来潮当真不管不顾起来,阮氏连忙转移话题:“我白日听知州夫人说,大哥的差事下来了,吏部的任命文书也已经到了州衙,他将出任青州司户参军。”
唐松年把玩着她发丝的动作一顿,眉头不知不觉地皱了起来:“果真如此?”
“应是假不了,知州夫人不是那等信口开河之人,若无十成把握必然不会说出来。”阮氏道。
唐松年脸色有几分凝重。
从大哥开始凑银两到今日才过去多久?纵然是吴知府收到银两后快马加鞭送回京城,从吏部发出任命书到河安府,最快也要两个月,何至于这时候任命书都到了州衙了?
如此唯有一个可能,那便是这封任命书根本不是从京城发出来。只是天底下也没有哪个官员敢假冒吏部官文,任命书肯定是真的。
他又想到了早前听闻的那些关于东宫太子卖官鬻爵的传言,浓眉顿时皱得更紧了。
如今看来,只怕这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啊!
他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前朝末年官场腐败,贪污成风,各级官员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民不聊生,天下由此大乱。而这一切,归根到底在于吏治腐败。
大齐建国未及六年,太子乃国之储君,若他果真开了卖官鬻爵之恶劣先例,日后上行下效,大齐危矣!
见他神色不豫,阮氏有些担心地问:“你怎的了?脸色这般难看。”
“没什么。”唐松年笑了笑,暂且将心中忧虑抛开。
翌日唐松年下衙归来,见阮氏正逗着女儿说话,小丫头这会儿特别乖,让说什么便说什么,让喊人也乖乖地喊人,甚至连‘爹爹’也被哄着叫了两声。
若是往常,唐松年必是喜不自胜,毕竟这小丫头叫爹的次数屈指可数,今晚竟是连叫两声,可真是相当不容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