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荣华无量》0077(7 / 8)
他没有,他要让皇帝老子知道,恭王的谋大逆是毫无蹊跷的,不存在构陷。
沉默了良久。
景盛帝缓缓地下了一道诏旨,那语声苍老而沉凉,显得几分疲倦之态。眸色黝深坚硬,刚毅决断。
亲情在皇权面前,总是这般薄凉、无奈、风雨般的飘摇不定。
二皇子即刻废为庶人,带着家眷贬至离京城二千余里的荒凉之地裕县,世世代代都不得回京。
继大皇子、四皇子薨后,二皇子也从此陨迹。
政变一旦发生,紧接着必会有一番朝局的清洗。景盛帝将此事交给太子殿下,命太子殿下彻查严查。
景玄默领旨,是乘机将敌对势力一网打尽?还是稳稳的了结?
天下人都在看着,看太子殿下如何查整这场政变。
景玄默知道,此次政变牵连人数众多,有六位亲王、两位公主、五位郡王,他们的势力在朝局中盘根错节。唯一的那个幕后的策划主使闲清王景荣,非常狡猾,早在谋划之初,就将自己置于安全之地,没有非常直接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他参与政变。
如果追查下去,皇帝老子的三个儿子以及最受宠的佳琳公主,都有脱不清的干系。一次端掉庞大的集团势力,必会造成朝局的动乱,有孤注一掷的隐患。正值关键时期,景玄默选择了稳稳的了结,并没有血流成河的大肆穷追猛查。
在歌细黛看来,景玄默的沉稳是常人难及的。他不会被眼前的顺风顺水所蒙蔽,他知道越是得势之时,越要谨慎而行。对于料想到的无法掌控的局面,他不会冒险。他倾向于逐个逐个的针对铲除。
于是,景玄默连访了六位亲王、两位公主、五位郡王的府邸,隐隐的提醒了一番后,进了皇宫,向皇帝呈交所查到的结果:景奇天策反了京府军的左统卫,联同京城衙军的一名副卫,三人联合谋大逆,并拉拢了原御膳房的掌事。
结果出乎意外的简单,主要的参与人员只有四名,景盛帝神色不明。半晌,他接受了这个结果。
除了景奇天受重伤,其余三人都在政变时已死。皇帝老子下令,将他们鞭尸,抄了他们家产,家眷全部流放服徭役,世代不得为官。
景奇天在被贬往裕县的途中,病亡,草草就地安葬。
在政变中功绩赫赫的李云州,被景玄默向皇帝请命,推荐去了距离京城偏远的浙洲当布政使,是官封二品的高官,却是从京城去了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