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一年(下)(2 / 4)
安侯从小灌输给她的那一套理论,不断强调男女平等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让工会农会的弟子亲自带着百姓们做工具倒腾田地。而百姓们看着“科学”带来的巨大收获,哪里又真不会心动?
若是放在别处,平民百姓心动了却无门路可学,到底也是一场空谈。可沈淑窈有天师府民丨主丨教三千弟子并三千骑士团,足够慢慢将这一套全面铺开。江州成了燮朝里的世外桃源,所有人的思想境界都开始不同。楚璟和楚瑜两兄弟也不是傻的,转头就奔青州,在家主和长老团话事人的默许之下,带着兄弟们按照沈家的法子经营改造,争取不要被沈淑窈甩落太多。
沈家三兄弟也在推广识字读书普及教育,不过他们的进度便不怎么顺利。毕竟其余州府和蜀州青州江州不同,多的是世家出身的高门贵子。他们可没什么“人民公仆”的意识,只想捞够了政绩步步高升。他们一点儿都不在乎百姓是不是明事理懂科学,甚至巴不得少出些明白人——百姓知道的多了,他们想威逼利诱或是随口糊弄可就难了。
都说上行下效,由下至上的推行比由上至下要难得多。三兄弟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几乎比沈淑窈多出三倍来,效果却不及大小姐的一半儿。他们也试过打通关节得到一州主官的认可,但效果甚微。高官们面上点头赞许有加,心中指不定就在嘲讽沈家少爷们闲的没事儿净瞎闹,自己才不做这傻事。
这般局面虽然是他们意料之中,可挫败感还是让兄弟三人有些不爽。沈淞性情稳重耐得住寂寞,也不惧和地方官吏虚以委蛇,沈汀和沈凌却颇为跳脱。在格局基本平稳后,哥俩直接将事儿丢给大哥守着,自己则跟着海船到处浪荡“见世面”去了。
沈淞抗议过几回,被沈安侯毫不走心的安慰一通也就死心了。眼见遍地开花不太可能成功,他一个人也分不出三头六臂,干脆选了一无世家豪强、二来子弟兵和沈家坞堡渗透数量颇多、更重要的是有琨郡作为据点的星州作为推广平民教育的试点,央着媳妇儿孔氏一块儿大刀阔斧的搞起了改革。
星州如今掌权的正是当年的李郡丞、后来升任星州别驾的李亮李天照。另有廖都尉也顺利升官,成了星州大都督,掌管州内兵事。唯一可惜的是当年与沈家老少合作愉快的武长安武大人这位先帝心腹,他在琨郡任满三年后便被接连升职,最后入了中书省,却折损在了奴炎人围困京师之中,让沈淞很是唏嘘。(1)
李亮是个聪明人,也是个能耐人,知道老沈家的人不会无的放矢,有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