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伙伴(1 / 4)
昭武卫大将军林菁单枪匹马破了廉玉关!
两日后, 这个消息便传到了长安城和各世家的案头, “长夜”反应很快, “主公”立刻下令封锁消息,因为林菁现在还是人们眼中的英雄, 没道理英雄凯旋回长安的路上会遭到刺杀。
但这个消息依然不胫而走。
在人们感慨大昭再出一位“战神”的同时,也感觉出有那么一丝不对劲儿来。
“为什么我的将军回到自己的国土时,反而遇到了危险,以至于要让她一个人与一个关卡战斗?”每一个城镇, 每一个村落,只要有人谈论这个消息, 就会有这样发问。
这些问题在大昭的心脏——长安城里,达到了尖锐的巅峰。
太学的学子们衣冠肃穆, 手持奏折, 叩响皇城正门。
这些大昭朝堂上未来的精英尚还有未冷的热血,长安城的戒严和迟迟未能决定皇帝的继任者这两点直接证明了乱象将至,而对林菁的迫害成为了导/火/索,到了 这个时候, 太学学子们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请求朝廷整治乱象, 并“国不可一日无君”, 太子应当早日登基,还天下海清河宴。
与此同时, 几位已经荣养的一品大员也集体上书,请求太子登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以此为带动, 又有数十名官员联名上奏,称东西突厥的可汗已经在押解路上,而投降的俘虏也需要安置,国策的制定离不开皇帝,安定天下民心更离不开皇帝,廉玉关百来昉意图 谋反,已被昭武卫大将军林菁就地正法,可再这样下去,反的又岂是百来昉一人?两年间收复朔方城、恒安镇等诸多叛乱郡县,昭武卫清扫边境遗患,又北伐成功, 这样的成果若不能维持,此刻在朝堂的所有人,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这短短几日内,李恒几乎发动了他所有的力量,与余迢一起,将上官皇后给他的“琴谱”发挥到最大功用,除了裴元德和左家,几乎所有世家和官员都完成了站队。
同时,他竭尽全力地搜查苏国夫人的下落,只要有她作为人证,他就可以指控李祯谋害先皇,将他和“长夜”一同拉下来。
然而苏国夫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反倒是在某一日下朝之后,东宫的仆从立刻向他回报。
锦琛死了。
李恒眼皮一跳,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廉玉关之后,林菁率领三千精锐继续往长安城行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