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4 / 5)
第一轮辩论的题目,由李夜箫抽取的。题目是“乱世是否应该使用重典”,盛和光他们必须站在肯定的角度去说这个事情。
这乃是法律治理的原理性辩论,自是难不倒盛和光和李夜箫。两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观点说得稳固而无懈可击。对手虽然有精彩时刻,但是,大约经验不足,有一日发言时还有些结巴。
盛和光和李夜箫毫无悬念地进入到第二轮比赛中。
第二轮比赛,盛和光抽题。打开题目时,他小小吃了一惊,递给彭大儒,道:“老师,这是真的题目么?”
彭大儒看了,哈哈大笑,道:“这个我倒是知道,是碧水书院的曾老儿出的题目。还在那里长篇大论。”
李夜箫有些好奇盛和光为何这么紧张,当下接过题目,就看到里头写的是:“好的婚姻不必门当户对”。他不由得默默地看了一眼盛和光,沉默了。
盛和光有些受不了他的眼神,挑眉问道:“师弟这是怎么回事?为何只看着我,却不说话?”
李夜箫道:“这题目有些刁钻,三爷有什么想法?”
三爷此刻正在心里骂人。这个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完全属于个人私事,根本没有辩论的必要。尤其对于男人而言,家长里短实在无趣了。
盛和光与李夜箫二人一起,极快地确定好了观点,便上场与对方展开辩论。
此时,虽然男女交游不禁,但是,门当户对依然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不必门当户对,可谓是极为少见的观点。盛和光想起自己最开始,在小寒未曾为他治好双腿的时候,在他未曾意识到小寒重要性的时候,他那时候也觉得小寒的身份太过低微,就该来好好伺候他,给她一个侧妃的位置,已经是极限。
后来,随着相处日久,他才下定决心要娶小寒入门,可是,他总还是觉得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到了此刻,在与李夜箫梳理了观点的这一刻,他突然就想明白了。
“门当户对没有错。然而,我们没有必要要求每一个人都门当户对地结婚。门当户对,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两个生活习惯相同或者相近的人。但是,夫妻双方,是不是合适,是不是彼此喜爱,本质上是夫妻二人是否在精神上相互支持,在学识上相互匹配。性情相投、追求相近的人,才可能长长久久地相处下去。”李夜箫在总结陈述的时候说道。
盛和光终于明白,他面对小寒时,隐隐存在心头的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