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2 / 7)
。
必定皇后之位不可能空置。
这些日子朝中百官都在暗中猜测,文臣武将,各自成阵,悄悄排队站边。有烧荣国府这口热灶台的。也有固执己见,守着秦家这一口曾经的热灶头不放的,他们以为秦家父子倒台乃是皇上受奸人蒙蔽,冤屈了忠良。
因为秦家父子倒台,乾元帝当初一念之差,并未将亲家父子真正的罪行公之于众。
迎春也因为不想动摇四大家族在军中根基,不想让王子腾曾经轻纵中顺王余孽的事情揭破出来,故而,对于亲家父子曾经附逆的证据密而藏之。
是故,曾经追随秦家那一群骑虎难下的大臣们,摒弃曾经有人揭露秦家父子热孝啸聚这一明显的污点,只当他们父子是被人诬陷喝兵血所致。
这一群人已经被打上了秦氏一党的标记,再投别的阵营也不会被真心接纳,只好一门心思跟着秦家走到黑了,他们寄希望秦氏父子能够东山再起。
须知秦家父子是北静郡王的属下,北静郡王经历了徐国公府与徐皇后两重官司都没倒台,这一份宠信,比之乾元帝胞弟英亲王还要优渥,焉知那一日秦家就又威严赫赫,独立潮头了。
也有那胆子小的,不敢公然依附秦家与暗中较好那些有适龄秀女的人家,特别是那些家有淑女的清贵之家,一时间成了京都官眷争相交游的对象,这些妇人在后宅浸淫多年,使出浑身解数,巧立名目,各种拉拢。
自从太上皇小祥,首辅彭相爷提议立皇后,文官团体又请奏乾元帝册立清贵闺秀为后之后,京都有适龄闺秀人家便骚动起来,虽然不能饮酒听曲,赏花总可以吧,是故,京都闺秀们这花便从春赏到冬,流出来的诗词涵盖了春日的新绿,冬日梅花,牡丹荷花更是成了闺秀们青眼的对象。
如今终于要揭晓了,商议立后大典。
乾元帝噼里啪啦说了一通自己封后大典的设想,云山雾罩一大片,总结起来一句话,徐氏既然废黜,新后册封要按照元后规格操持。
乌压压一大群朝臣跪在地上直翻白眼,一个个绞尽脑汁,回忆他们进入南书房之后皇帝所言,结果思来想去,发觉皇帝将婚礼走向地点规格都细数一遍,却是忘记了告诉这信儿肱骨之臣,新皇后的人选!
不过,经过之前关于皇后人选的几波磋商,朝臣们已经意识到,今日帝王已经是乾坤独断,非彼昔日儿皇帝,故而,一众朝臣相互之间暗自推诿,谁都想知道人选,谁也不敢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