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5)
唤了声:“爹?”
楚见濡回过神来,将书卷随手掩上,目光落在那一摞书上。
楚怀婵入京不过两三年,自己院里的藏书比之他的差得远,一般缺了书会差人到他这儿取,若遇孤本,则会亲自过来在他这儿看,看完并不带走,规规矩矩地放回原位。
偶尔起了心思,会夹一页便笺在书里,通常就是给他请个安,等他下次在繁杂公务间得了闲、打发时间翻到时,就会会心一笑。
最底下那本是他所著的《江浦水利》,当年在江浦任上,他开始著这本书,后来任满升迁,掌应天府事任间终于成书,但也没改这名字。武英殿大学士之名不是白担的,他这书虽以一个小县作名,但放眼天下也能通行之。
只是这等书,本不该女儿家来看啊。
他翻开这本书册,里头果然夹了几页小便笺,纸是燕子笺,字是卫夫人簪花小楷,是他曾经特地嘱咐她母亲教给她的最为规矩的字体。
便笺上只有“请父亲安”四字,随意写下,却又工整端正。
他端详了好一会,有些不忍地开了口:“万寿那日,随你母亲入宫。”
新皇敬重兄长,先帝驾崩的头三年,都阻了朝臣和大内提万寿的话。去岁宫里开始重新操办万寿,当日她陪着母亲一块入宫贺寿,今年也算驾轻就熟,他原本不必这么特意交代一句。
楚见濡抬头看她一眼,他这小女儿是在应天府的烟雨里养大的。后来他辗转各地为官,她那几年身子骨又不大好,他舍不得她受奔波之苦,也就一直将她寄养在外祖家里。
江南调里浸淫长大的女儿,肤白貌妍,身子骨里带着一丝别样的软。
可他看着她挺直的脊背,忽然觉得,这并不是她的全部。
哪怕她是他从前最喜欢的小女儿,他也不曾了解过她。
他忽然有些迟疑,但犹豫了下,还是开了口:“万寿过后,万岁爷第一次大选。”
她怔愣了下,本朝后妃皆出自民间,不选高官女。她这样的身份,大选本与她无关。
楚见濡起身,将便笺夹回书册,再放回书架。他坐回去,一抬头又看到这本实在是碍眼的书,又起身取出来,走到后头,选了列最不常用的书架放了进去。他的声音从书架后传来:“你前几次入宫,万岁爷赞过一句姿仪天成。”
“重臣之女入宫,虽不能为妃以上品级,但你这样的才貌,心思也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