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许家欢喜进县城(2 / 3)
邓大树去了少年家,见少年家一贫如洗还不如许家,可是少年竟出门从别人家借了一个鸡蛋,给他做了一大碗鸡蛋粗面面条,还给他甜甜的梨吃。
少时,里正赵通特意过来看邓大树,热情似火的请他去家里喝水。
邓大树不好再打扰赵家,便婉言拒绝了。心里纳闷,许家什么时候在小梨村的人际关系这么好了。
且说许清林一家除去许磊去梨花观做事,其余人都在一大早出门去往永靖县。
小梨村到永靖县要沿着黄河往上游走十五里路,这么长的路程,两个小孩子不让许清林、许南背,就这么跟着大人说说笑笑走到了渡口。
“兄弟,今个全家人进县城?”船夫范黑子见是昨天拿猪头的被人取笑的老汉,热情的打声招呼。
人逢喜事精神爽,许清林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不像昨天那样的缩手缩脚,“大哥,他们是我的女儿、孙子、孙女。这是船钱。”
“两个小娃娃不用给了。”范黑子只收了三个铜钱,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人来坐船,这就专门为许家人撑船渡河,“兄弟,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你是哪个村的?”
“小梨村。”许清林望着浪涛翻滚的黄河,思绪有些飘远。
两个小孩子从出生至今从未进过县城,十分的兴奋好奇,做个船都开心的一直在笑。
“姑,你看那是不是鱼?”
“姑,那是县城吗?”
“姑,咱们家要是有条船就好了,可以天天渡河。”
“姑,我一点都不累。我还能走好远好远。”
许淼淼坐在摇摇晃晃的木船中间,眺望前方,不远处有座土黄色的县城,那就是永靖县。
前世这里有著名的刘家峡水电站,利用黄河水发电,给方圆千里的百姓带来光明生活便利。
如今这里是物产稀少贫瘠的黄土高坡,离着黄河近的村子百姓生活条件要比离着黄河远的强很多。
小梨村的百姓有黄河水吃,比那些在大山里没有河只能靠着雨水生存的百姓幸福百倍。
她在两个月里通过跟家人、村民、观里的道姑谈天,得知这里的地理跟前世一样,变化的是历史,汉朝之后的朝代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唐国。
永靖县归属北地的金城(兰州),这里有黄河,每年的降水量比起周边的县城高多了。百姓的日子还算过得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