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6 / 7)
知。当是时,帝失德弥甚。群小窃权,浊乱朝政,人情惶惶。储惧不克任,以廷和服阕,屡请召之。廷和还朝,储遂让而处其下。
十三年七月,帝从江彬言,将遍游塞上。托言边关多警,命总兵官朱寿统六师往征,令内阁草敕。阁臣不可,帝复集百官左顺门面谕。储泣谏,众亦泣,帝意不可回。储独廷争累日,帝竟不听。
秦王请关中闲田为牧地,帝排群议许之,命阁臣草制。廷和等引疾,帝怒甚。储度不可争,乃上制草曰:“毋收聚奸人,危我社稷,是时虽欲保亲亲不可得已。”帝骇,事遂寝。明年,帝将南巡。言官伏阙谏,储等亦以为言。会诸曹多谏者,乃止。
宁王宸濠反,帝南征,储扈从。在道闻贼灭,连疏请驾旋。帝以宸濠械将至,问处置之宜。储等请如宣宗征高煦故事,罪人既得,即日班师。
帝崩,杨廷和等定策迎兴世子。故事,当以内阁一人与中贵勋戚偕礼官往。廷和欲留蒋冕自助,而虑储老或惮行,乃佯惜储惫老,阻其行。储奋曰:“事孰有大于此者,敢以惫辞!”遂与定国公徐光祚等迎世子安陆邸。既即位,给事中张九叙等劾储结纳权奸,持禄固宠。储三疏求去,命赐敕驰传,遣行人护行,岁给廪隶如制。卒,特赠太师,谥文康。
(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八》,有删改)
【注】①国本:确定皇位继承人。②储贰:储副,太子。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修《会典》 同:共同参与
B.备储贰之选,皆不报 报:答复
C.储惧不克任 克:完成
D.帝骇,事遂寝 寝:停止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储以国家大事为重的一组是①册封安南,却其馈 ②杨廷和遭丧去,储为首辅 ③请择宗室贤者居京师,备储贰之选 ④廷和还朝,储遂让而处其下 ⑤会诸曹多谏者,乃止 ⑥事孰有大于此者,敢以惫辞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储仕途平坦。梁储考取了成化十四年会试的第一名,被授官为编修,后来被任命为吏部右侍郎、文渊阁大学士等,并入阁参与处理国家的重要事务,再后来还成为首辅。
B.梁储敢于犯颜直谏。皇帝曾经在宫外留宿,梁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