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心爱的人(2 / 5)
阿水照顾好马驹,在坊内公共马厩等着之后,才带着袁醍醐朝通儀坊内步行。
崔湃下值后已近夕食时分,坊内屋檐上炊烟袅袅,街道两旁的食铺现场制作着各类面食,招呼贵客光临。
他两人漫步在通儀坊中,满目凡尘里,一派烟火气。
袁醍醐记得这个里坊,他们来过,为崔湃购买葱岭雪豹皮的那天,忽然倾盆大雨,崔湃正是带她到此坊避雨,又遇见与朱修丕斗殴的袁光逸。
记忆犹新。
顺着坊中漕渠,穿街走巷,袁醍醐跟着崔湃来到一家熟悉的饮子铺前,她还记得这家店主是对讲陇右方言的中年夫妻,男主人叫老何。
崔湃打了招呼走进铺子,老何已经热情的迎上来,一看见袁醍醐的容貌,怎么会不记得。
“恩客还是要两只青州大谷梨吗?”
袁醍醐笑着点头,“正是,劳烦店家借来小炭炉,我们自己烧。”
老何唱喏,转身准备一套工具后呈上来。
崔湃已经自觉的挽起袖口,熟练的摆弄的烧梨的工具。袁
醍醐盯着他修长的手指,也不知道是梨太好吃,还是手太好看,让当时的记忆如此深刻。
一个总角稚子抱着袁醍醐的手臂,跟她挨着,嘻嘻笑,看样子是很喜欢她的意思。
老何的娘子匆匆走来一把抱起稚子,连声向他们道歉,“这孩子不知礼数,冒犯了恩客。”
袁醍醐连忙摆手,“无碍的。”
娘子见她和颜悦色,才放下心,对崔湃笑道:“真是为貌美心善的小娘子。”
崔湃附和道:“也不知谁家这么有福气。”
袁醍醐愣了一刻,低下头默默吃着崔湃递来的烧梨。
老何饮子铺里的熟客大多是些左邻右舍的街坊,忙碌完一天的营生总会来老何这里坐坐,聊一聊长安街头的热闻,老何总是面带笑容的听着。
袁醍醐好奇问他,“来长安多久了?”
老何说十年了,袁醍醐不解,“十年并不短为何还会对每日琐碎兴趣不减?”
老何说:“这些琐碎却又真实的见闻让他心里觉得踏实,觉得长安鲜活。”
老何对崔湃慎重地行了一礼,他说他虽不知晓恩公名讳,再造之恩却永不敢忘。
袁醍醐这才晓得老何夫妇初到长安时,财物被窃,走投无路,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