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12)
了,王大春是比较高兴的,正好家里忙不过来,季明珠就来了,果然是个好姑娘,知道主动来帮忙。
“明珠,你来的正好,你季红姐一个人剪‘囍’字贴不过来,你去帮她一下啊!”
“知道了,三奶奶,”贴囍字是个轻松活,季明珠笑着接下了。
季红是在自己的房间,季明珠去时,她手里正拿着红纸,三两下就能剪出一个字来。
季明珠和季红并不熟,毕竟一个忙着读书,一个忙着挣口粮,两人根本没有啥交集。
再没啥交集,季红还是认识季明珠的,而且刚才她也听见她奶奶的话了,看见季明珠到了,季红笑着说:“明珠堂妹,麻烦你了。”然后她递给了季明珠一堆剪好的剪纸。
季红人长得清秀,笑起来却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她说话也温温柔柔,因为长期读书,周身还有一丝书卷气。
而农村人一向都喜欢有知识的人,也怪不得季红会在家比较受宠了,在大队的名声也很好。
接过剪纸,季明珠也笑着说:“季红姐你太客气了,说啥麻烦啊,咱们可都是一家亲戚。”
见季明珠是个爽快人,季红对季明珠的感官就好了起来,“也是,那我就不和堂妹你客气了。”
接过季红手里的剪纸,季明珠对着季红笑了一下,就赶紧出去了,毕竟现在正忙,可不是聊天的时候。
贴‘囍’字还需要糊糊才行,不过王大春只给了季明珠几个煮的烂烂的土豆当糊糊。
她可舍不得白面,毕竟一把白面做成疙瘩汤都能让她的小孙子吃顿饱了。
季明珠接过土豆,也没觉得奇怪,反正王大春又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人。
再说土豆又不是不黏,只是黏性比不上面糊糊而已,可办喜事就只有几天,过了这几天谁还管囍字能不能贴在墙上?
对于俭省的妇女们来说,能省下白面才是最重要的。
时间渐渐过去,季明丰穿上了新衣服,胸口带上了大红花,和几个接亲的社员牵着头戴大红花的骡子车,准备去接新娘子了。
现在其实还早,不过季明丰的媳妇是外村的,必须得早点去才能赶上吉时,至于季明收,他媳妇就在本村,离得近,到时只要估摸着时间去接就行。
接亲的走后,李大娘就开始做喜宴了,做饭做菜也要时间,要是等到新人们到了才做,那时间就来不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