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3 / 4)
走了,就留下了几个知青看着灶台大眼对小眼,懵极了。
这事情和想象的不太对啊!
他们是响应党的号召来农村这个地方干出一份事业来的,可为啥他们到了后,不仅啥都要自己做,还要下地干活啊!
一天像别的老农民一样在地里挖土刨坑,这样能干出什么大事来?
想象和现在还是有差距的,尽管这个差距有些大,可再怎么样,几个知青还是只能接受了,总不能刚到农村就要回家,那样也太丢面子了。
这时,几个知青的肚子咕噜咕噜叫了起来,这时他们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快一天没吃饭了。
知青们从家走时是带了干粮的,可他们在火车上待了三四天,干粮早就消耗完了。
没了干粮,肚子就要饿着,所以再怎么不愿意,几个知青还是老老实实的烧火做饭去了。
这也幸好他们在家是烧过火做过饭的,要是不会,那今天肯定是要饿肚子了。
之后几天,几个知青是一天比一天后悔,感觉肠子都要悔青了。
是谁说农村好的?每天天才亮就要起来干活,而即使最轻松的丢种子,一天下来,两个女知青那也是感觉腰酸背痛,全身都要散架了,就是这样努力,她们居然还被社员们鄙视得不行。
被瞧不起的泥腿子看不起,可想而知知青的心情了。
至于两个男知青就更惨了,女知青季三栓还能安排她们做轻松的活,男知青季三栓总不能安排他们跟着女知青做一样的吧!
那也太丢脸了,即使季三栓愿意安排,两个男知青也不好意思接受。
逞强的后果,就是两个男知青每天累得半死,挣得工分却还没有大队里半大的孩子多,这让他们颇受打击。
时间短一点还好,时间稍微长一点,几个知青就有些受不了了,他们这时后悔得不行,非常痛恨自己当时为啥要脑子一抽跑到农村来。
现在他们很想回家,可惜,再想回家再后悔也没用了,他们暂时根本回不去了。
……
时间渐渐过去,春夏秋冬就像调皮的孩子,溜得很快,转眼,就是一九六九年。
去年安山大队因为养了猪,有了足够的肥料,使得庄稼长得很好,去年又是难得的好年,一年都是风调雨顺的,这使得安山大队过了一个丰收年。
而且因为有了地龙粉,安山大队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