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4 / 5)
然没到白热化,也是相当激烈。
市场总有被瓜分完的时候,鲁齐木可不想坐着等那一天,这时候,他把目光投入到了国外市场,世界多广阔呀,反正白敬飞为了孩子这段时间基本常驻美国,闲着也是闲着,总要人尽其用。
同时,鲁齐木开始对外招聘,第一条就是会英语,作为公司老总的他,亲自上场面试。
可惜,形势并不乐观,真正英语能说得顺溜的人,许是还看不上他们厂,最后,鲁齐木勉强招进两个人,让他们下车间学习,还跑了一个,留下的李文忠中文说得不太利索,英语倒是顺溜不少,可能就是因为这样,踏踏实实留在了四方厂。
一个人,连个团队都组不起来,鲁齐木一咬牙,也不招了,干脆,请个老师培训那些国内业务,不需要做万事通,只需要熟悉些寒暄语加上厂里产品的专有名词,能够听价报价就行。
鲁齐木认为挺简单,可到了业务身上,那就是灾难,同一个词在不同人嘴里说得五花八门,别说外国人,他都听不过耳。
后来,他发现,那些业务根本没有认真去研究学习单词,当作了稀松平常的事,可有可无。
鲁齐木很生气,在会议室对着业务们吼了大半天,可回到办公室,他静下心来也想明白了,强迫没有用,那些业务也都三十多岁的人了,高中毕业生都没几个,咋一接触有抵触是正常的。
可这不代表他就真的没办法,没两天,办公室就下达了关于调整薪资待遇的通知,厂里的人一看,好嘛,会英语的业务基本工资可比不会的高一大截,那家伙,真个热血沸腾呀。
这回,不用人督促,英语单词背得叽里呱啦,就是一线的工人,见着部件也能用英语说出个模样来,门卫的大爷,也能用英语跟你打个招呼。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他们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意大利的詹姆斯又来中国了,开始走访各个自行车厂,寻求合作。
有上次一起吃饭留下的好印象,鲁齐木没费劲就邀请到了詹姆斯,厂里参观一圈,冲着厂里的专业和精神面貌,他竖起了大拇指。
就因为这个大拇指,四方厂收到了詹姆斯去意大利访问的邀请函,还特别点名让鲁齐木去。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是他四方厂法斯特品牌自行车走出国门的大好机会,可鲁齐木拿到邀请函的时候犯了难,没多犹豫,拨通了詹姆斯的电话。
“亲爱的老詹,感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