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5)
鲁齐木回到办公室,廖娟坐在沙发上正看报纸。
“你说的好消息是什么呀?”她快步跑到鲁齐木身边,挎着他的胳膊问。
鲁齐木把廖娟摁在椅子上,娓娓道来。
原来现在市里规划发展华苑,要成立产业园区,甚至为了更好刺激经济,把华苑从西青区划到了南开区,跨入市内中心六区的行列。
如今流程已经走完,准备对外招商,他已经委托律师事务所的茅律师去跟园区的招商部门联系过,以干货厂的规模和效益,是可以满足入园要求的。
换句话说,如果他们申请,就可以在园区购买一定规模的土地建厂房,而且入驻前五年是有优惠政策的。
“那还等什么,赶紧提申请呀。”廖娟已经等不及了,有这好事,谁还跟一料场打交道。
鲁齐木摆摆手,让她稍安勿躁,“你先别着急,本来我在看你那边的动态,既然现在没戏了,落户园区势在必得,不过,这一动可大呀,你找世宇跟老冯商量一下,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调整一下产业结构,干货还是有点单调。”
“行,我马上让辛世宇回来开会。”廖娟应声道。
廖娟脑子里已经罗列好要做的事,在办公室就给辛世宇打电话,到了商店,开始着手画规划图,把自己的想法全部提现出来。
等辛世宇从江苏回来,廖娟开了三个人的会,没想到在扩大产业链方面,三个人的意见不谋而合,都认为增设辣条生产线是明智之举。
没有哪个小孩子是不喜欢吃辣条的,只要有钱第一时间买的就是辣条,买不起一袋,就一根一根买。
所以,生产辣条,向来不愁销路,廖娟把它放在了增设的头一位。
又经过两次会议,把水果糖同样作为新项目写在计划里,测算设备和工作台的占地面积,最后核算出要提出申请的土地面积。
到这里的时候,鲁齐木就带着廖娟去了韩家,自行车厂的业务在进一步缩减,韩家兄弟估计会寻求出路,合作这么多年,各人性情都了解,要是能一起干,也不错。
“韩大爷,意才、其洪,我们来一是说说新厂的事,反正要改营业执照,我打算改厂为食品公司,二来想问问你们,有没有意向入股。”
“我有错,我要弥补孩子们,到地下能有脸见晴娘,我听儿子的,儿子的话我都听,我还有孙子,孙子的话我也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