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4)
少病,如此在杏花村里备受爱戴。
徐黛珠纷纷点头示意,走了进去。
堂屋很宽阔,用一个屏风隔开,左边放着几张床,那是给病人用的,屏风的右边摆着案桌椅子,靠着墙壁是一排中药的药柜,人还没进去就能到一股浓重的药香味来。
一个身材中等,面目秀丽的中年女子坐在案桌后面,正在给一个妇人诊脉,见徐黛珠走了过来,笑眯眯的说道,“不是让你歇一天吗?怎么又来了。”
徐黛珠说道,“我在家里也无事做,就过来了。”然后把药箱放在了柜子后面,去后面的院子里洗了手,系上了白色的围裙走了过来。
那妇人应该是外村的,第一次来看病,显得极为拘束,手脚都不敢乱动,僵硬的坐在那里等着化鸩把脉。
徐黛珠拽过一旁的药童问道,“师父诊脉诊多久了?”
“快半个时辰了。”药童无奈的摇了摇头。
徐黛珠扶额,心想果然如此,走了过去说道,“师父,诊的如何了?可以开方子了吗?要我给你磨墨吗?”
化鸩好奇脾气的笑了笑,说道,“不急,不急。”
对面的那个妇人终于忍不住委屈的哭了出来,对着徐黛珠说道,“仙子娘娘,我的病是不是没救了?怎么神医诊了半个时辰都没个说法?”
当时杏花村涌入了许多难民,其中有个中年女子是叫化鸩,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名医,化鸩一直未婚,不过她的爹娘,兄弟都死在夏军的刀下,她却因为医术高明被夏军留了活口,让他给夏军看病,不过只要是个人又怎么肯为仇人做事,化鸩找了个机会跑了出去,在深山里住了大半年之久,后来听说夏军被赶出了晋地,这才走了出来。
徐黛珠当时目睹了惨烈的晋城一战,大为受了刺激,心中遗憾自己没有所长,见到这位名医就决心拜师学医。
这几年来一直苦心学习,到了今日,已经可以单独出诊了。
化鸩医术高明,医德仁厚,当真是一位悬壶济世的郎中,让徐黛珠十分的敬重,但是唯独一点,永远都是慢条斯理的,口头禅就是,“不急,不急。”
一个诊脉别说是半个时辰,几个时辰都可以诊,开方子也会反反复复的写一个时辰,总之任何事情都可以拖上许久。
化鸩见徐黛珠都铺好了纸,知道是催促自己,只好收回了诊脉的手,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呀,就是太急躁,做事毛毛躁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