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5)
精通那异族文字,那封丝帛上为何又将文字写的错漏百出?显然那仿信之人,虽知我字迹,也略通异文,却学了个一知半解。”
说到这里,杨错目光忽然柔和,不知想起了什么,眼中似有笑意。
可不是个一知半解的小傻子么。
他亲手教她的东西,难道他这个师父还认不出来了。
他一番话毕,伸手作出“请”的姿态,“自辨之词某已说完,还请三位大人明察。”
三位审案官完全被杨错夺了主场,但看他神态自信,并不像狡辩,两两对视一眼,立刻下了决定——直接从宫里请大儒过来。
一个修史书的老头子被请了过来,他走起路来颤巍巍的,一路被拉到廷尉府衙,这才喘了喘气。
大儒眯着老花眼,恨不得将丝帛贴到眼睛上,端详了半天,捋着胡子,
“字迹是不是同一个人,我不知道;但是这封丝帛上的异族文字明显缺笔少划,并非正确文字。”
三位主审官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怀疑。
莫非真是被诬陷的?
杨错朗然出声,“我知道这个证据不算铁证,无法直接证明我的清白。但三位大人,是否杨某可以说一句,没必要贸然定罪,而是先将此案细细详查呢?”
司隶校尉点头,
“既然有疑,我们自然不会随便定罪。”
杨错道,“多谢大人。”
顿了顿,他又道,“其实有个疑点我一直未说。我书房有一女婢名叫阿乐,我因谋逆罪被捕那日,她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杨错皱眉,“一同失踪的,还有府上一个名叫黑齿的杂役。我直觉此事与他二人有关,若三位大人信我,可从这二人往下去查。”
杨错继续,“那女婢……似乎与顺命君公子息颇是交好。”
**
公子息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探入水中,百无聊赖的逗窗边小盆里养的几尾金鲤。
“今日三司会审,好好去打听一下消息,看结果是什么。”
“是!”
嗓门洪亮,回话的正是昨夜那个刀疤脸。
这时随从进门,来到公子息面前,躬身道,
“公子,女郎已醒了。”
公子息闻言,逗弄金鲤的动作停下来了,蓦地一笑,低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