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18)(3 / 24)
的公关费,毕竟《被解救的姜戈》已经入围了,按照历年来的规矩,凡是入围过奥斯卡的电影,它的各种渠道销量都是十分高的,甚至收入比纯票房收益要高出几倍。
这就是所谓的“奥斯卡效应”。
当然,如果要是最后拿了奥斯卡的话,那么这部电影的后续的全渠道收益在“奥斯卡效应”的影响下完全是可以逆袭那些商业大作的。
而此时,面对《被解救的姜戈》如此强势的崛起,《拆弹部队》的团队显然有些措手不及。
☆、128|6.|
在颁奖季的竞争阶段,用邮件给学员会员写信拉票其实是一个很常规的手段,但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曾经发布过一个21页的规则手册,规范拉票行为,也禁止电影制片方骚扰会员。所以不管是电话拉票还是邮件拉票,都必须不能违反规定来。
而且在奥斯卡“关于拉票行为条例”中的第四条则也明确规定:邮件中禁止大肆称赞一部电影,一项成就或某个人的优势。
因此韦恩斯坦对于他自己发送的那些邮件解释为,“我发邮件的目的不是大肆夸赞,而只是帮助他们理解而已。”
不过韦恩斯坦有一点做得很好,那就是他在邮件中从来不会明确说,“请把票投给白水约翰逊,请不要投给xxx”,他只会赞扬白水或者叙述一些她受欢迎的优点,顶多说一句“她值得一个奥斯卡”。
他采用的都是十分委婉的语气和手段,基本就是在打“规范”的擦边球,就算看起来是违反了规范,他也总能想出办法来狡辩。
所以韦恩斯坦就是这样肆无忌惮踩着规范的红线,但是又不能说他是违反了规范。
但是谁都没想到,在冲奥颁奖季最最紧张的最后时刻,最大的冠军热门之一《拆弹部队》出现了一个大丑闻。
《拆弹部队》那位年轻的制作人尼古拉斯-夏提尔竟然在这么关键的时候,通过邮件企图煽动学院成员为影片投票,而且语言裸、露,意图明显。
邮件中,他除了为自己的影片叫好外,还用“5亿电影”($500mfilm)的字眼暗示讽刺对手作品《阿凡达》:“你好,希望你能喜欢《拆弹部队》这部影片。如果你想帮助它获胜,就请将邮件转发给(匿名)和你的奥斯卡评委朋友,演员、导演、剧组、艺术指导、特效人员等。如果每个人都能转发给一两个朋友的话,我们就能战胜那部“5亿美元电影”。我们期待独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