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5)
,怎么又成了我不理你?”顾琢斋笑答。
宋修玉身材高大,略微有些肥胖,他穿着身上好的绫罗,眼圆脸也圆。他听顾琢斋提到江陵,不禁惋惜,“江陵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可惜你没能跟我一起去见识见识。”
“不知宋兄在江陵可有遇见什么奇人趣事?”另一少年学子好奇之心顿起,插言问道。
宋修玉最是能言善道,见有人问,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一路所见所闻。顾琢斋安静坐在一角,心中忐忑稍减两分,只盼望这晚就这样平静过去。
宋修玉讲到他在江陵府书院上学,被那里的老师出题刁难,差点遭到耻笑的事情。
“你们说,单就‘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依题作画,你们会画成个什么样子?”宋修玉问众人。
“这有何难?”一脸庞清瘦的书生抢先答道:“这句诗无非是春意盎然,草长莺飞之景。”
“俗!”宋修玉一点折扇。
“不若美人凭栏,思念征夫,幽然又绮丽。”另一人接过话。
宋修玉摇头,吐出一个字,“色!”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但不管如何,总觉得差了几分意头。顾琢斋听着他们争论,并不答话。
“慕山,你说呢?”一个书生笑着问许乐安。
众学子同时住嘴看向许乐安,许乐安勾唇一笑,漫不经心道:“我以为,初绿梧桐落一牡丹风筝,点到即可。”
“好!”他身旁的书生马上应声叫好,“凤落梧桐,花开牡丹。春色既不过分浓艳,又不会萧瑟冷然,真是十分切题。”
许乐安是知府之子,才情在同辈中亦是了得。众学子在心里一默,不管是真心叹服还是有所异见,全都面露钦佩之色。
许乐安一抬下巴,狭长的凤眼看向顾琢斋,笑问道:“不知顾兄会怎样做这一幅画呢?”
顾琢斋不妨他突然问到自己,见众人都在看着他,不由十分尴尬。
“我的话……”他迟疑一会儿,想起明若柳前日不小心剪坏了花,将花枝随手扔进池中的情形,双眼一亮。
“我应该会画山中青山映水,一点落红随水飘零吧。”
“这个好!”宋修玉击掌而赞,“嫩绿枝头为青山倒映,落红则为春来花信,典雅含蓄,别有意趣。”
另一书生若有所思,“山间芳华独自开谢,孤傲出尘,与世无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