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谣言源头 (2)(2 / 25)
种田的,那就看谁的能力更胜一筹。白亦容虽然很有把握,然而还是在心里将那提出这个意见的左相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就是在找事啊!
那么多人支持杨思义,白亦容也知道自己不占优势,要是田地被小人折腾坏了,找谁算账?
虽然白亦容不太情愿,但是这事情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容不得他反对。不知道左相此举意在哪里,但是白亦容还是很担心会有人做手脚。
永和皇帝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便承诺了会派官兵驻山,还有开垦山林的流民也会在田地附近建房子,看守田地。
当天,白亦容和杨思义抽了签,结果是杨思义先选。
只见,他朝白亦容微微扬起一抹笑,然后不客气地选定了最大的那座山。
白亦容选来选去,最后选定一座包括大河在内的小山。
比赛时间截止到明年九月份秋收时分。
税收中,旱地作物比水田作物要交的税少,所以种水稻才是最有利的。
接下来是招募没有土地的流民来耕种,皇上允许他们自行招人,并且承诺这些田将会分发给垦荒的流民们。
白亦容忙得脚不沾地的,一一查明了个个流民的背景,然后又亲自面试这些人。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当天回去,杨思义也招了许多人,打算开垦荒地。当然,对杨思义来说,人是越多越好。
到了八月份的时候,白亦容在自家种的那棵野生稻苗成熟了。白亦容收获了一些稻种,根据籽粒、质地、外形等方方面面判断,这应该是前世古代曾经备受农民欢迎的早白稻。这让他狂喜异常,连带着这些日子笼罩在头顶的阴霾也消散了几分。
早白稻,米粒粗硬而多饭,产量高,出饭率高,十分耐饥,这种作物自然是十分受农民的欢迎。
白亦容小心翼翼地将稻种保留下来,打算等来年春季再来播种。
杨思义选的那座山也是有河流的,只不过是山涧而已,水流并不大。
他采用的是刀耕火种的种法,在白亦容的前世,这种田地叫畲田也叫坡田。他开垦的荒地都是就着河流开垦的,并且还积极开沟引渠,将河流引到了另一边的山地,争取让所有田地都可以方便的灌溉水。
他这座山的面积是白亦容那座小山面积的一倍,杨思义也不是没考虑过白亦容那座小山,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