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番外四 曲折选后路(中)(2 / 4)
皇帝陛下对此很是有些惋惜,但这丝毫不耽误他转头就告诉礼部尚书:“唉,朕得好好照顾幼弟啊。父皇和母后年纪大了,有些顾不过来。与幼弟相比,采选这种事自然不重要,等得空的时候再说罢。”
礼部尚书险些仰倒,咬牙道:“陛下的婚事关乎国本!不能再推迟了!”照顾婴孩这种事,还用得上堂堂一国之君亲自上阵么?!别当他们是好糊弄的!!
“朕知道了,这不是因为重视,所以才想再挑挑日子么?”皇帝陛下漫不经心地道,一点也看不出来他到底何处“重视”此事,“爱卿也别只顾着朕这头,别忘了将各地新学堂与女学堂之事理清楚。若是让朕知道,哪家官学或者书院里还闹出中伤和攻讦新学堂和女学堂的事儿,朕唯你是问。”
礼部尚书需要关心的不仅仅是朝廷与宫中的各种礼仪大典而已,更需要关注全国朝的“文教”事业。前段时日,某地官学和书院的学子联通起来煽动民众反对建新学堂与女学堂,称他们有辱斯文、有违圣人教导等等。甚至还有人仗着自己有功名,闯进了皇庄指着学堂里的先生与学生辱骂。
这事儿经当地官员递折子到御前,皇帝勃然大怒,直接将涉事的学子都关了起来,有功名的一撸到底,没有功名的押去服役。官学和书院都暂时关停,与此事有关系的先生也都受到了丢官去职或者关押服役的惩罚。还有人在朝中跟着跳,皇帝没有打廷杖,直接给踹回老家了。他的脾气可没有父皇那般和善,真惹恼了他,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听陛下问起此事,礼部尚书心里微微一凛。他知道,无论怎么逼着皇帝陛下采选,他或许都不会真正发怒;但若是触及陛下的逆鳞,逼着他更改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娘娘所施之策,帝皇的雷霆之怒是谁都无法承受的。于是,他默默地退了下去,打算先将火烧眉毛的事儿给好好办了。至于陛下大婚,还是得换个人来催。
催着皇帝陛下大婚的差使,便落在了内阁三位阁老身上。这三位不仅是皇帝陛下的先生,更是太上皇的先生,在太上皇后娘娘跟前也是说得上话的。也不知三位使了甚么法子,竟是劝得太皇太后娘娘松了口。长辈关怀起晚辈的婚姻大事,晚辈自然不好再推辞。
终于,正德四年九月,采选皇后的懿旨从宫中传了出来。因是采选皇后,所以不拘于北直隶,南直隶也可采选良家子。两地的人家得到消息后,疼爱女儿的父母也不似从前那般惊慌失措,赶紧匆匆忙忙将女儿嫁出去;希望借着女儿飞黄腾达的父母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