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新政令(2 / 5)
的,并不觉得就因此要对朝廷对国家感恩,相反,他们觉得亏欠了家族太多了,所以要挖国家的墙角来贴补自家的家族,壮大自家的家族,而朝廷不让,皇帝不让,那就是大大的不该,于是朝廷与皇帝就成了他们要去对抗的仇敌。”向阳缓缓说道。
贺琅第一次听说朝廷对臣子们太好了,以往臣子们都在骂皇帝太过苛刻了,他揉了揉耳朵,忍不住插话:“我是不是听错了?你说朝廷对臣子们太好了?”
向阳肯定的点了点头:“的确太好了,一个读书人,从考上秀才开始,就在享受朝廷给予的各种福利补贴,比如可以免去一些田税啊,还有考中就有银两补贴啊,然后还可以免去徭役啊,等考上举人,福利就是翻倍了,考上进士之后,福利就更高了。贺琅,你有没有去算一算,每年光是减免的田税和徭役,国家就要减免掉多少钱?”
贺琅有些诧异的摇了摇头:“我还从来没有想过。”
“我觉得你可以去算一算,大燕开国到如今,已经是第五位皇帝了,我估计这一笔账会十分可怕。”向阳记得,当时网上有人算过,明朝末年士大夫与宗室们所占据的田地税收,已经大大超过国库的每年收入,也就是说国库很穷,税收严重不足,而士大夫与宗室却十分富有。
“另外,我可以肯定,很多已经去世的有功名的读书人,他们名下的免税田额,并没有被消除掉,仍然被他们的家族累计使用。”向阳想起当年的历史考题,土地大量兼并是每个朝代的通病,其中的主力就是士大夫集团。
向阳看着贺琅:“我觉得要核实一下人和地,已经过世的读书人,他名下的免税田额就应该被取消,不能够累计使用。”
贺琅仍然觉得这事不靠谱:“读书人总共就这么多,能占去多少免税田额啊?”
“呵呵,你先去查查再说吧。”
算账这码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点主要在于账目繁杂,但是皇帝真要查,就算账本很多,户部又推说没有人手,也照样可以从别处调人来算账。
贺琅的太子府中本来就有专门算账的账房先生,宫中又有各个司府的算账太监,再加上从隆源行紧急抽调过来的账房先生,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最终账目也整理出来了。
触目惊心,从嘉和帝登基元年算起,这些年的免税田额和役银,是今年国库的田税收入的五倍,这还是有案可查的,若是有隐瞒的,更加可怕。
嘉和帝与贺琅狠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