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信任(2 / 3)
琳琅其实是有点怵的,就岔开话题,先检查了他的描红……可仔细想了想后,她还是点了头。
——不能矫枉过正啊。
以后会怎么样,终究是福宝自己的人生,她可以教他不去做九龙(那就是作死!),但也不能因为怕他将来会掉坑里,就打小拦着不让他和哥哥们来往。
老八是危险人物没错,可四爷,太子,老大更是危险人物,都要拦,她拦得过来吗?
何况她是知道的,康熙是最乐于看到儿子间兄弟亲厚的。
其实,以福宝的年纪,现在说疏远谁亲近谁,真的太早。但最近出了件麻烦事,让琳琅不得不多想——
早在四月时,也就是多伦会盟的筹备期里,就有传言说:皇上这次打噶尔丹,会让大阿哥随军出征。
而到了后面的中秋筵宴上,康熙一句:保清,你不是总嚷着要做大清的巴鲁图吗,这次跟着你二叔好好学!也就把这事落实了!
要琳琅说,康熙要亲征,带皇阿哥一起去,不就是上阵父子兵嘛,而只带大阿哥,是因为眼下只有他合适,未免被一锅端(呸呸呸!),太子肯定不能去,三阿哥才十三岁,去了也没用总之,大阿哥能跟着去打噶尔丹,是合情合理的一件事。
可她这么想,其他人不这么想。中秋一过,就有人上折子,说皇上既要西征,朝廷里可就空虚了,何不让太子出阁监国?
此折被康熙留中不发,可接下来,请太子临朝监国的折子却是一份一份的往上递。足有七八份,康熙都留中了。
话说太子这会才十六岁,不管是论年纪还是论经验,监国是不是太早了?当然康熙八岁就当皇帝了,要是从虎父无犬子的角度来看,那太子也能监国。
这话,不是琳琅说的,而是一份折子上写的。话写得很花团锦簇,可意思也就是这个意思。
正是这份折子,让康熙发怒了,“该死的东西,竟然拿话来将朕!”
那天,万岁爷真的很生气,哪怕回了西暖阁也沉着一张脸,琳琅赶紧就想法各种顺气。被她又喂又哄的吃了顿宵夜,又看了一折升平署新排的武生戏,康熙的心情才好了些。
心里还是烦闷,他就屏退众人,只拉着她说话:“胤褆能去打噶尔丹,胤礽就要监国……这些人,哪里是想着虎父无犬子!”
听完康熙的话,琳琅就懂他在烦什么了,简单来说,就是朝中的太子党不满大阿哥能去建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