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4 / 8)
杨迟疑着将刚才的事情说了出来,问她:“你的补助下来了?”
“都拿了好几个月了。”那人蛮不在乎的道,“我那会儿不是跟苗毓秀一起把申请表给了辅导员吗?后来,有人通知我去辅导员办公室拿补助,那个是要自己去拿的,核对学生证签好名字才给的。”
毓秀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些个弯弯绕绕,关键是,从来没人来通知她啊!
宿舍里几人大眼瞪小眼,不多会儿,另一人弱弱的开了口:“等等,苗毓秀同学……你是农村来的?你是在跟咱们开玩笑吧?”
“我也觉得她是在开玩笑,可她填了申请表啊!”
“不是这个问题吧,谁家农村的……你家里做什么的?我是说,你爸妈干啥的?”
毓秀答道:“种地的。”
这话一出,其他人更懵了,就不说农村学生了,连城里学生都是一脸的目瞪口呆。心说,现在农村种地的都这么富了?比他们城里双职工家庭还要富裕?关键是,同一个宿舍的,兴许不太清楚对方家里是干啥的,却一般都知道对方有几个兄弟姐妹。
尤其张杨还曾经在宿舍里感概过,说毓秀老可怜了,不单是家里的老三,而且她妈是连着生了四个闺女,底下还有个金贵的弟弟。
虽说这些年来,国家一直都在提倡男女平等,那句“妇女也能顶半边天”的口号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可口号并不等于现实,现实的情况是,甭管是城里还是农村,重男轻女始终还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当然,像她们这种能考上京大的,绝对是从小到大就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可就算这样,最多也就是跟家里的兄弟一个待遇,不存在跃过兄弟的道理。
再想想毓秀这个情况,她家里得有多富裕,才能让她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就算大家伙不清楚刚开学时毓秀拿了多少钱来,可两件羽绒服摆在明面上呢,还有那双军需店才有卖的毛皮鞋,出于好奇,她们还曾结伴跑去百货商场看过标价,回来的路上还说道了半天呢。更别提后来毓秀家里寄钱来时,是张杨陪着去的。反正前后一估算,毓秀开学时从家里拿的钱,绝对不会少于二百块的。
种地那么来钱吗?
农村人都那么富吗?
面对宿舍里这么多张瞠目结舌的脸,毓秀在短暂的愣神后,随即恍然大悟:“哦,我家里也不是单单靠种地过日子。我爷爷是烈士,上头每年都有发补贴还有慰问品下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