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4 / 8)
能让我今早把我奶奶接到京市来生活。”
郝新明点了点头,他不觉得毓秀的回答有什么问题。虽说他们这一代人里有不少人是奔着报效祖国的心态考大学的,可没人说在报效祖国的同时不能为自己考虑的,这两者是不冲突的。国家需要翻译类人才,就说明报考外语系将来会很容易找到工作,苗家没有底蕴,毓秀将来是只能靠自己的。
“可惜,我的分数不够,被调剂到了对外汉语专业。”毓秀说到这里,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她在上大学前,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个专业。不过,后来她倒是知道了,这个专业确实跟外语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确切的说,这个专业毕业的人,也是能够在国内外机关部门或者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单位就业的,属于实践型语言教学高级人才。
也就是说,本专业对英语的要求也很高,远远高出了毓秀高中的水准。
说白了,就一句话,不是毓秀的英语有多长,而是这个专业对外语的要求极高。当然,她原本的英语也没多好,毕竟是乡镇高中,师资力量有限。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她的听说能力简直惨不忍睹。
毓秀说她英语不行,但事实上并不单单是一门英语课,而是……
“我基础英语考得还行,是跟英语科目相关课程里唯一的一个优秀。英语写作和英语翻译就不行了,还有外国文学和西方文化礼仪,这几门功课都不行。这学期还要加口语课程,听说期末考试会有一对一的情景对话考试。”毓秀光想想都要崩溃了,尤其她专业课并不单单这几门啊,还有其他的也是需要下苦功夫的。
“应该是你高中老师不够优秀的缘故。”郝新明粗暴简单的给她下了结论,且不说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可至少能让毓秀重新树立信心,“尤其是听说能力,你需要针对性的训练。”
兴许是郝新明说话的语气太过于肯定,毓秀很是认真的看向他,满脸的不明觉厉。
然而,其实他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针对性的训练听说能力。
郝新明故作镇定的问道:“你们老师有没有给出什么好的建议?关于学习方面的。”
“老师说,外语是一门语言,要多听多说才能会。可我找谁去听说呢?”这才是毓秀最迷茫的一点,如果是其他同学,他们自然会去找同学练习,还有胆子大的人会去公园的英语角,甚至直接去街上找外国人训练对话能力。
可毓秀行吗?明显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