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8 / 14)
明和朴穹灿回复得相对要少些,只说些自己的小技巧。
在这场团建里,几位导演最显眼的特征,都是放在话间的“如果是我、要是我”此类的言语。
围观群众们有不少这才注意到,原来这么多导演,就算讲述的是同一段剧情故事,也会选择完全不同的切入点、运镜方式、拍摄视角。
有了几位导演们带头,网友们也就忍不住上头了。
毕竟这可是头一回,能在电视剧还没拍完的时候,就开始“打分”,还是能暂时先忽略故事本身,好好地琢磨拍摄技巧的那种打分方式。
这其中有不少网友,纯粹是享受这种打分的感觉。
万物皆可打分,这个游戏不错,大概四星;这个小哥哥长得不错,能有七八分;这部纪录片太好看了,五星大作。
现在他们可是和刀宥鸣一个级别的“老师”,在给刀尔戴来个现场评分!很专业的那种!
一产生兴趣,就忍不住点开视频,看了又看后,就开始怀疑人生。
等等……刀宥鸣导演刚刚说什么?60分算鼓励,还有另外几位导演,又说要怎么改来着?改完后有什么区别?可他们怎么看不出能改什么地方?
不能独自发表自己言论的网友们看得目不暇做起了墙头草,一会说这位导演的意见不错,另一会又被另一位导演的意见挖了过去。
最后总有网友按捺不住,以非专业人士的观点发表起了自己的意见,甚至下场对线,和人吵了个天翻地覆。
讨论会带来争议,争议又带来热度。
话题高悬不降,只要点进去选择实时,走能刷出新的点评。
甚至到了晚上,还有电影学院的老师出现,选择转发,只说要让学生们也来研究写报告,只是这有字数限制的报告,估计又引发了学生们的一片哀嚎。
……
刀尔戴一直观察着网上的情况,在确定风波过去,他松了口气,忙给林濛打了电话。
他在电话里说得最多的是谢谢,说得最少的也是谢谢。
“没事,就是你的压力挺大,之后如果一旦拍不好,大家都会看见。”
林濛也挺感慨,他为了替刀尔戴出头搞的这一场冲动营销,倒是真取得了惊人的成效。
网上到现在热度都不带消散的,完全可以预料到,除非刀尔戴把这部戏彻底拍毁,要不成绩一定会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