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3 / 5)
,不以为意地揉了揉做笔记做到酸痛的手,起身去琴房练琴。
=====
李希幸依旧照常每天都给谢默东的微博留言。
谢默东几乎每天都会在微博上分享一首歌,有时是他自己的作品,有时是经典老歌,有时是极度冷门的小众歌曲。
只要他发了歌,李希幸就去听,听完了之后就写乐评。以前她的乐评会从方方面面来分析,最近她就只分析作品的编曲。自从和谢默东聊过之后,她对编曲的看法有了很多新的层次和认知,短短四五分钟的一首歌,光编曲她就能写出千字长评来。每回写完乐评,她就相当于重新整理了一遍自己的知识体系,收获不小。
前段时间她的微博被公司控制,因此有一段时间谢默东分享的作品她都没有听过。如今一有空,也将之前拉下的全都补上了。
她的留言,谢默东大多时候还是不理会的,偶尔会回复她,回复她的内容都是指出她乐评的不合理处和错漏时。一旦谢默东回复她,讨论结束之后,她都会厚颜无耻地再次发出请求。
“默东老师,能请您帮我帮我编曲吗?”
谢默东也一次都没有回复过她的这个问题。
普通人被这样婉拒了一次两次,也该识趣了,至多事不过三。然而李希幸的脸皮厚得够可以,她六次七次八次重复她的请求,只要谢默东没有把她拉黑,她就只当是她的请求谢默东没有看到。于是她重复重复再重复,然后被无视无视再无视。
=====
周六的大清早,李希幸起床后正刷着牙,忽然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
她盯着来电看了数秒,考虑是否应该掐断这通电话。然而鬼使神差地,她还是吐掉了嘴里的泡沫,按下了接听键。
“您好,哪位?”
“谢默东。”
“……………………………………”
李希幸听过谢默东几乎所有的采访,在谢默东开口说第一个“谢”字——不,在谢默东发出第一个气音的时候,她就已经认出这个声音了。
她抓着手机,愣了整整五秒钟的时间,然后用一种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淡定的语气说:“默东老师,您好。”
“我现在在A录音棚,”谢默东说,“如果你有空,现在过来一趟,我们当面聊聊。”
李希幸:“……”
公司的领导好像让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