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封地(2 / 4)
无度,且也坏了规矩。”
这话说得朝臣纷纷点头。
连一向温和的兵部尚书刘大人都道,“之前西胡战败,想讨要大梁淑女联姻,皇上都没同意。此时怎能为后宫嫔妃之死,就送出美女金银?日后岂不让番邦小国耻笑?”
姜尚书更是道,“说来是华妃放火,才害死了十四皇子和容贵妃,皇上没找西胡索要奸细,看是否有人挑拔离间就算好的,凭什么还要给他们求和?”
“说得对!”群臣纷纷附和,有些武将更是道,“他要战,那便战,谁还怕他不成?”
谢应台急道,“你们倒是不怕死,可钱从哪里来?几年前一场大仗,至今国库空虚。每回要用钱,姜尚书,你几时痛快拔过一次?”
这话倒是把姜尚书给问住了。
朝中再没人比他更清楚朝中的经济状况,大梁确实是打不起仗了。
眼看大家不作声,谢应台更加再接再厉,“况且眼下春耕在即,朝中不知多少用钱的地方,哪有人力物力耗到那边关去?若是送出几个美人,一些金银,就能换得边关安宁,又有何不可?你们要觉面子上过不去,尽可把脏水往我头上泼。等大梁缓过气来,再动刀兵,还不是一样?”
王恽心中暗叹,谢应台这老狐狸,能在朝中屹立这么多年,可不光是厚脸皮,也确实有他的几分本事。
这番话,合情合理,甚至他都不惜身负骂名了,恐怕是很能说动一些人的。
果然,不仅永泰帝犹豫起来,一些朝臣也觉有理,纷纷站出来附议。
还道,“不论谢耘做错了什么,但谢老大人这些年在朝堂之上操劳国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且淑妃娘娘入宫多年,并无大错,还望陛下能从轻发落。”
眼看朝中风向又是为之一变,永泰帝正想着不如顺水推舟,就这么从了大家的意思,程岳再度出声了。
“各位大人,请问我等站的是什么地方?是各家可以随意往来,拔个萝卜就能做人情的菜园子,还是处理天下大事的金銮殿?”
“在这大殿之外,有无数百姓,正翘首以待,朝堂上的诸公能制定出合适的法度与政令,带领他们安居乐业,国富民强。但诸位大人却以为站在这里,只需有些苦劳,便是无功也使得?”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话,诸公敢让那些正日夜寒窗苦读,以求金榜题名,走进这间大殿的士子们听到吗?能让那些在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