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改错字)(2 / 6)
题目遥相呼应。
“……欲要强国,必先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皆闻世无农不稳,无商不活。两者之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古之治天下,轻商重农,乃因兵患水旱之灾,能耕者少,而商不盛产,且富厚太过,为人所妒……而今天下法治甚全,年登岁稔,百姓无饥荒之忧,却有民财不丰之苦,吾以为,为察民苦,当重修典法,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
略过了一大段之后,高玉珩一眼便看到了封恒接下来写的八个字,南货北运,北货南销?
这是想要效仿汉武时期的均输之法?
高玉珩倒没想过封恒会从这个角度出发,他自小博览群书,自然知道均输法的精髓就是由衙门统一管制本地商品的产销,这个主意的好处便在于能够极好地协调供需关系,但也需要衙门足够清廉,才够真正惠民。
他又看了几眼封恒的文章,这一回一低头便见着封恒抬头看着他,眸中流露出一股无奈。
殿试前礼部官员讲解过面圣礼仪,不能直视龙颜便是第一条。可皇上在他身边站了快一刻钟了,龙袍上的明黄色十分扎眼,封恒想要落笔身上都带着一股压力。
高玉珩摸了摸鼻子,也觉得自己只守着封恒一人不厚道,便笑了一笑,转头走开了。
殿试是能够提前交卷的,可这一回没有人先行离开,几乎都是挨到礼部官员叫收卷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殿内。
不同于上一回复试之后众人还有心情拉关系,许多考生走出皇宫时面上都是恍恍惚惚,面色发青。
宋二郎和李玉隐也是如此,坐上马车之后,过了好一会儿才缓了过来。
宋二郎突然道:“我刚才看到我旁边那个姓宁的,看到题目之后脸都发青了。”
宋氏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家族,这道题目,对宋二郎来说没什么压力,可对那些世家子弟就不然了。
因着冯氏的事情,宋二郎对宁氏这个姓氏极为敏感,刚才排队进殿时,听到他对人介绍姓宁,他心里就多注意了几分。此时见着敌人考得不好,他便有几分幸灾乐祸。
一整个马车里,就宋二郎恢复得最快,他说完之后见无人回应,就道:“你们两个肯定考得不差吧,我看皇上在你们身边站了好一会儿。”
李玉隐坦率道:“皇上在我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