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6 / 10)
,已经是最好的送行。
------------
关宁县的两道城门半开着,城内空空荡荡,遍地狼藉,一片劫后余生的残景。
从鸡鹿塞幸存的人们,带着孩子父老回家;有些失了父母的孩子,则被送去了朔方城内新办起的慈幼局。
朔方城中,迎来了春的繁荣,街巷上又是人来车往,很难想这里是十几年前经历正月之祸的地方。
曾经那些苦难浩劫,都化作了人们面容中的沧桑,然后在笑容中平淡,被生活的柴米油盐所忘却,书写成一页页历史。
如今又逢了集市,不宽的道路两旁摆着各种摊子,蒸馍的白雾腾腾,雾后是卖艺的唱曲,间或听见路旁茶棚有人大着嗓门谈天。
“你听说了没,关宁县活下来的姑娘,好像还有兵爷求娶的。”
“唉,那么苦的一仗捱过去,能活下来的人,都了不起。”
“听说她们都身穿缟素,一身白,跟复仇似的,把西魏人吓跑了,哪儿是什么张家军啊,人都称呼白家娘子军。”
“也没叫错,反正领头的人也姓白!”
“我怎么听说,外面叫她们缟衣队,什么悍妇营啊?”
坊间传言总是会添加许多想象的色彩,譬如一身缟素、白衣死战,其实不过是以为要死了,有的人把白布条系在身前明志而已。
也没有什么悍妇营,只是从战中活下来的人,无论身手还是意志,都非常人所及,武明贞将她们收为亲兵,以后跟着她建功立业。
热闹喧哗的人声中,白婉仪安静地走过街巷,她仪容素净,衣饰简朴,与人群擦肩而过,没有人认出她就是在关宁遇险时,带几千人拖住西魏军、导致拓跋乌贻误战机的、那个传说中的女子。
这样的烟火气息,琐碎的市井,却有久违的安宁。
朔方城的街道,依旧是年久失修的青石板,石缝间偶有杂草,纵然车辙碾过,人踩人往,杂草仍不屈不挠地生长着,蓬勃向荣。
就像世间多少人如草芥,却还是在夹缝中砥砺风雨,在践踏中倔犟挺立。
转过几个街道,行人没有那么多了,街巷两侧依旧是门庭商铺,挂着商幡,幡旗在风中招摇。
白婉仪循着记忆,慢慢地走,最后停在一面挂着古篆体“酒”的幡子前。
这是一个酒肆。
差不多有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