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4)
上,肆晓时一边收拾当日弄好的画稿,一边和梁正年问:“对了,民国二十多岁的男生,应该…谈过女朋友的吧?”
既然被对方看过又睡过,想知道对方的故事,也算理所应当吧?
梁正年顺手从一旁拿起肆晓时的画稿,打开来翻看两页:“是有机会谈恋爱的,但是我没谈过。”
“话说,你在民国时,是个什么人啊?”
梁正年苏起音色,有点挑逗的意思:“你想知道我的故事?”
“你不想说也没事啊。”
长夜漫漫,梁正年闲地无聊,索性讲起了自己死之前的故事,就当给肆晓时的睡前故事了:
民国1943年,与歌中唱得一般: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楼台烟雨中。
23岁的梁正年,是当时上海巨贾之一梁成老爷的家中独子。
民国时期,国内纺织业在出口贸易上占了大把油头,梁成纺织厂作为国内纺织业的佼佼者,不仅让梁成成就了一番事业,更以此为依托,撑起了梁氏一整个大家族。
其氏族内部人脉,在梁成纺织厂的雄厚资本下,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多家纺织厂与服装店,更花重金请来国外的服装设计师,来提升梁成家服饰的格调美感。那些现在在电视上还能看到的民国经典服装款式,实际上有一大半都出自梁成家。
作为梁家大少爷,梁正年可谓是生在金窝,养在蜜里。十五岁那年他便随出海经商的舅舅赴法国留学,三年后学成,回家后子承父业,加上那张足以迷倒万千少女的俊俏脸蛋,成为了上海滩人人皆知的梁少。
一路丰顺青云直上的梁正年虽然优秀,却并没有任何纨绔子弟的劣气。虽偶尔会随父辈游走风月场合,却洁身自爱,从不拈花惹草,和那些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女人有过多交集。
少年意气风发,梁正年本以为,这样的自己,一定能达成父辈的期望,为梁家更上一层楼。
却不想,在他风华正茂的年华里,遇上了一个女人。
外婆六十七岁大寿那天,梁正年才和这个表姐第一次相见。短暂结识后,他听到旁人言论,这个表姐是姑父和外面的女人所生,本来不想认,却碍于姑姑与姑父多年无所出,才勉强将她收入梁家。
第一次见面,梁正年便不住对这个表姐倾心了。
俗语说的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贾宝玉当初生在活色生香的女儿窝,还不是跳出去,才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