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建模比赛 6(1 / 4)
15号, 数学建模比赛组委会正式发布试题的日子。
林长风无聊的时候做了个小程序, 在组委会发布试题和数据的时候就第一时间把文件夹压缩发到每个人的电脑上。
在众多参赛选手还在迷迷糊糊的时候, 林长风三人已经看到了原题并且下载了数据,从一开始就已经拉开了距离。
试题共有5个, 涉及的范围从科技、人文、医药不等。三人毫不意外地发现C题就是他们猜测的医学类检测的题目。
确定了所学择的题目并且对数据有个大概的印象之后,他们就开始了建模比赛的第一次小组会议讨论。
题目是关于如何运用新型癌症标志物VDBP来对早期胃癌进行诊断和研究,一共有3小问,分别是:
1、分析新型癌症标志物VDBP与早期胃癌相关因素的影响机制, 并考虑VDBP的产生机制和数量的变化与胃癌的早期征兆,建立VDBP作用模型,并给出治疗决策。
2、收集早期胃癌治疗的相关数据,并给出医生治疗的方案和治疗的治疗效果的数据,通过比较胃癌组织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是否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性。
3、创建通过VDBP预测早期胃癌的数据模型, 并通过综合考虑和改进, 得出最为贴合的模型,并与医生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林长风细细读了五六遍题目,立刻将三个小问全部用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写出了其中最有可能涉及到的因变量、自变量和常量。
高巍根据林长风给出的各个变量,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数学符号, 并定义了统一的单位和意义。
赵立则是根据他们两个的前期工作, 用数学语言描述了整个题目和小组的前期准备工作——这都是之后论文需要写的。
紧接着,林长风立刻在小组群里发送了和这篇论文相近的参考文献的编码——在前阶段的准备期间, 他们统一所阅读的文献编号, 以求快速地找到其中的文献。
然后, 她单独给高巍发送了所预计用到的数据模型,以便他快速开始做准备,又给赵立发送了关于三个小问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好让她按图索骥。
“我现在求解三个问题的标准形式,然后验证建模方法,”林长风已经在纸上演算,“如果不出意外,模型基本上就是我给高巍发的前三个。”
高巍比了个OK的手势,神情是难得的严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