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7)
许是结束了长久的跋涉, 一直努力强撑着的意志力突然垮了下来。
又加上昨日多饮了酒,新环境,新人物, 那些她才认回来的长辈亲人, 一一劝酒, 她推辞不过,便都饮了。
晨起头脑就昏沉起来, 勉力撑到上院请了安。连周老夫人脸色也不大好, 入京回乡这一来一回, 周老夫人花甲之龄也是不堪颠簸。
见周莺俏脸惨白, 老夫人忙叫人搀着她去休息, 想到蓼淑阁住着那些女孩子,难免吵闹, 就叫周莺在自己后头的暖阁里先歇着。
才躺下,二舅母韩氏就亲自端了碗参汤过来,笑盈盈道:“孩子你晨起什么都没吃,先用些汤水暖暖胃再歇下不迟。”
周莺接过谢了, 当着韩氏将汤饮了多半碗,用帕子沾了沾唇角,福身道了谢:“有劳二舅母。”
韩氏笑道:“苏州不比京城,一南一北气候极不一样, 你这是水土不服,等你歇一会儿起来,请郎中给你瞧瞧脉相, 按情形用些药,调理调理就好了。我刚嫁进来那年,也是这样的。”
落云在旁听韩氏和周莺寒暄,想到昨晚韩氏在梅香屋里说的那些话,心里有些不乐意,觉着这二奶奶未免太功利了些。连这份关怀里头也掺了别样味道。
韩氏坐了一会儿就走了,周莺接过清水漱了口,净手匀面后才歪在枕上躺了会儿。
前头热闹起来,姑娘们都起身了,结伴过来给老夫人请安。周老夫人不舒服,大伙儿更是抢着在旁侍疾,老夫人反倒得不到休息。
梅香远远坐在门边上,冷眼瞧着姊妹们装乖扮巧地逗老夫人开心,她实在没什么心情,二哥出事时大伯父和祖母还在京城,为了那个半路出现的周莺奔忙着呢,如今回来了,又都围着那女孩儿转,谁问过一句她的事?
她的侍婢巧兰这时进来了,神色张皇地凑近,压低声音道:“姑娘,孙家来人了,二爷叫人引着去二太太的院子呢。”
梅香身子一僵,蹙眉瞧着巧兰,待回过神,她气得直抖:“我爹这是,为了救儿子,连脸都不要了?”
巧兰摇头劝她:“姑娘小点声儿,赶紧跟二太太去瞧瞧吧,若直接闹到老夫人这儿,姑娘不是更没脸儿?”
梅香咬着牙,挥退了巧兰。见韩氏在炕前笑着逗老夫人说话儿,梅香一点儿也不想过去喊她。
梅香悄声出了屋,疾步朝母亲院子走。
远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