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初见幼弟(3 / 6)
开花了才知道。”
庙内前殿有花王及诸路花神的牌位。传说洛阳牡丹等十二位花神因得罪了玉皇大帝,被打入凡间,花神们便来到夷陵这一处,此地开满各种鲜花。人们为感谢花神对人间的恩赐,于是各花行集资建造了这座花神庙。
李薇竹听着寺庙的僧人介绍,慎重点头,沈逸风不觉莞尔,京郊的花神庙,也是有如出一辙的传说。
拜过了花神,就从后山而下,到了集市。
集市之中人来人往,摩肩接踵,耽搁了一上午的时辰,李薇竹也有些饿了,恰巧此时嗅到了香甜的蒸糕味道。
花朝节的当令小吃是“花糕”,这是前朝传下的习俗,每年花朝节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成糕,叫花糕赏赐群臣。花朝节的时候尚且春寒料峭,并无百花可采撷,集市上用的是茶梅,“半深半浅东风里,好是徐熙带雪枝”,在料峭春风之中,开的灿烂,开得沉醉,茶梅糕入口是香糯绵长,李薇竹用手捧着油纸,小口小口吃着花糕,面上绽着的微笑恍若花开。
因为喜欢吃,索性再买了几块,白芨拎着。
这般悠闲度日,从琼州岛一路北上,在奔腾的江流上行船,越过巍峨高山,跨过小桥流水,上巳节的这一日,到了京郊。
上巳节是祛除灾祸,祈将吉福的日子,除了百姓与帝王水边沐浴,“东流水上自洁濯”之外,还有流觞曲水的文人雅事,比上次在夷陵所见的花朝节,更是热闹白倍。
李薇竹却望着北方,虽不可见,却知道不远处就是护城河,从城门而入,就是京都了。
虽然知道京都和其他的城镇没什么分别,都是青石板铺就的地面,街上都是人来人往,只是一想到马上就要进城,心里头说不出是怅然还是紧张的迷惘之感。
沈逸风似是看出了李薇竹的所想,说道,“我想,带你去见一个人。”
“谁?”
“正德大师。”
正德大师是青云寺的高僧,因为天生佛像,额心一枚黑色肉痣,耳垂圆润,一双眼更是带着些悲天悯人的温润,故而,自幼的时候,便被送入到了青云寺之中,如今虽然自是而立之年,不仅仅是青云寺更是大雍难得的高僧,更是被人称为佛子。
上巳节这一日,来青云寺上香的人不少,沈逸风知道如何从僧人挑水的小道上山,避开旁人。
郁郁苍苍的竹枝叶被春风吹得沙沙,成了竹海听涛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