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突发(3 / 8)
,所以一点儿厘金都不敢收了,听说那日周大人回京城的时候,后面跟着好些囚车,里面装的都是一些大官,哎,我那天就是太忙了,没去看成,要不然我非要去迎接周大人不可,你知道周大人多少岁吗?”不等周颐回答,这老板自个儿又伸出大拇指:“听说今年周大人才十八岁呢,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说起这个时候,老板眼里的光亮陡增,可以说非常的颐吹了!
周颐摸了摸鼻子,一面觉得偎贴,一面又觉得羞耻,偎贴的是,他做的一些事,自有人看在眼里,羞耻的是,当着面听着别人这么猛地夸自己,着实有些不自在。
周颐捧着烧饼往回走的时候,不自主的牵了牵嘴角,就算在朝堂上发了这么大的火,被那些小人骚扰了,但现在听到这一席话,他心里的那点儿怒气便消失无踪了。
周颐这边是度过了难关,但这场早朝的余波也才扩散开来,一直觉得朝中这么多人参周颐,就算皇上护着,也免不得要吃一些苦头,可谁成想,人家不光屁事没有,还把对头给搞死了,特别是那个参周颐的御史,真是凄凄惨惨戚戚……
不光是京里的这些官员在关注,地方上的官员更是在关注,毕竟有这么一个煞星在,他要是跌了也就罢了,若是什么事都没有,那以后谁还敢明目张胆的贪污?
听说周颐什么事没有,还把一个御史弄得丢了官,这些地方上的官员先是气了一把,但他们又拿周颐没办法,毕竟周颐位高权重,又深得崇正帝看重,这次朝中的大佬联合,雪花一般的参周颐,都没能把他弄下来,他们这些地方官又能有啥办法,以后只能收敛一些了,毕竟周颐还不算干净杀绝,贪的不太过的,他都没动!
所有人都以为这事就这么完了,却不想在几天后,发行于全大越的大越时报忽然刊登了一片文章,主笔人正是周颐,文章题目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全篇内容大致如下:“余伴君主左右,常听君叹天下民生疾苦,为百姓烦忧,官员贪污,此事古来有之,君为天下黎民思之不寐,于是命余调查贪官……”后面大致说了一下此次查办贪官污吏的概况。
然后后面一段,周颐洋洋洒洒的抒发了自己的感想:“皇上为天下君主,他无开疆拓土之想,只因兴兵必累民,皇上希望天下百姓都安居乐业。为天下黎民苍生,在国库并不充盈的情况下,皇上还是取消了各种税赋。为了百姓们能吃饱饭,穿暖衣,宁愿自己节俭度日。皇上如此良苦用心,但是,贪官却如蛀虫一般蚕食着大越的根基,他们辜负了皇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