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一百一十五站(3 / 4)
正要将‘计算药学’这个工具熟练运用起来,其实这才是最难的!”
“今天呢,我就用现在手头的例子,来给你们讲讲用‘计算药学’构建出模型之后,该怎么运用精细化学的手段来设计一条行之有效的合成方法。”
谢书尧针对自己设计出来的H6N9特效药分子式,一步一步地拆解成现有的药物,然后再依据各种精细的化学反应,一步步将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其中用到了许多种化学反应,每发现有学生们听不懂或者是没接触过的化学反应时,谢书尧就会停下来点拨几句,时间允许的话,她也会旁征博引地多举一些例子,顺带着安利给这些学生一些论文。
整体实验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变成了烧杯底部的一层浅蓝色固体。
谢书尧用小刷子将那层浅蓝色固体都刷下来,放到自己随身携带的小药瓶中收好,一边拾掇实验设备,一边同那些跟着她的硕士与博士以及几位博士后讲。
“《计算药学》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我觉得必须学会看懂的文献都已经在那本教材后面附上了,建议你们都看看,尤其是读博的同学。还有就是实验过程中我提到的一些实验方法、反应过程等,这些都是高等有机化学或者是高级氧化、无机化学等教材中出现过的重要内容,只有你们了解这些反应,懂这种反应的内核,才能运用到制药中去。”
“我带着你们做这套实验,只是想让你们了解一下《计算药学》的下游实验有多么困难,需要多少理论基础,发现自己薄弱的短板之后,努力去加固它,去加长它,这样才能补足劣势。你们就在我的课题组,应该是最先学会《计算药学》的人,如果别人从我的文献中学会了,而你们没有,那只能说明你们不够用功。”
谢书尧带着合成好的药品回了首都,留下一大堆金陵药科大学的硕士、博士在医药高等研究院熬夜苦战。
某一位因为发微博吐槽谢书尧还被谢书尧翻了牌子的硕士又发了一条朋友圈表示自己的坚定立场。
“感谢谢导指导我们学习利用《计算药学》,受益无穷!一定会按照谢导的要求,完成相关文献的阅读与消化!”
没过多久,谢书尧就评论了他的这条朋友圈,“加油!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那我建议你读一个计算药学的博士!”
那个硕士双手捧着手机,就如同捧了一个铅球般,太沉了……
其他人却是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又是京大医学部的那些学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