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2 / 6)
他爹就商量着去镇上给她置办点东西。到时候大家可都要来家里热闹热闹啊!”
几个妇人都点头说:“那是一定的。”晓得王琳是个面薄的,也不打趣她,便开始东家长西家短的聊起来,王琳看着这些人一会儿东家的儿子做了什么事,一会儿西家的媳妇怎么样,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娱乐精神啊,比现在的狗仔队有过之而无不及。
等了大概一刻钟左右马三的牛车来了,一人交了一文钱,等众人都坐上牛车后就出发去镇上了。
王琳看王刘氏和众人在牛车上说说笑笑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到了镇门口王刘氏和马三约定了回去的时间,就领着王琳进镇了。
王琳自从来了这个时空还是第一次来镇上,礼庙镇是礼县最繁华的镇,整个镇分东市和西市,东市是有钱人去的地方,那里酒楼林立,街道两旁的房屋也要比西市好一些。西市就有点像现代的平价市场,东西都很便宜。
王琳觉得这个礼庙镇和以前在古装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小镇特别的像。东市的布庄一般都只卖绸缎,最差的绸缎也要四五两银子一匹,王琳他们买不起,就算买了乡下人下地干活也不会穿绸缎衣裳的,所以绸缎对乡下人来说就很不实用。
***
王琳和王刘氏走进西市的一家布庄,布庄不是很大,但是布的种类很多,有棉布、麻布,还有质量差的绸缎,但也要两三两银子一匹。掌柜的看见王琳和王刘氏走进来,连忙笑着招呼:“客官,买布吗?我这里种类齐全,价格公道。”
王刘氏指着一匹红色印花的棉布问道:“掌柜的,这匹布怎么卖?”王琳也很是喜欢这匹布的花样,用来做被面很好看,但是做衣服就太艳了,所幸嫁衣只穿一次就不穿了。
掌柜的见王刘氏很喜欢那匹布,便道:“这位大姐真是好眼光,这是我们昨天才来的新货,质量绝对好,只要二两银子一匹。”
王刘氏在心里合计了一下,一匹布100尺(这里一匹等于十丈,一丈等于十尺,一米等于三尺,一尺等于10寸,一匹布就是33米),幅宽5尺,给王琳做一身衣裳要8尺,做两床被面22尺左右,那只要半匹布就够了, “掌柜的,我要半匹,在给我一匹白棉布,有棉絮卖吗?”
掌柜的看今天遇到一个大主顾高兴地回答:“有的,大姐要什么样的,我这里有旧棉絮、新棉絮,新棉絮又有三种:低等棉花三斤一床的只要80文,五斤的要150文,十斤的要280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