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4)
冉念烟喜欢听大人说话,小孩子的圈子小,且说的都是吃的玩的,只有通过大人的喉舌才能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大事。
今年已九岁的冉珩正是淘气的时候,带着冉玠在院里玩,见母亲经过家门却不进来,径直朝二房去了,就跟过去。第二天,和谢家定亲的消息就传到冉念烟耳朵里。
她忽然明白那天谢芳尘为什么对自己笑得促狭,原来为的是这个。
“你娘说还未必成呢!听她的意思,好像更喜欢谢家大公子,怎么不把他定下来?”
冉念烟看着冉珩叽叽喳喳,不像侯府公子该有的风仪,倒像个长舌的老嬷嬷,心里暗叹。
“你也说了,八字还没一撇的事,不要外传了。”她无奈道,一个谢昀已叫她哭笑不得,何必扯上谢暄。
在她眼里,谢昀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罢了,她一眼就能看破的人,再相处,没意思,这也是她的怪癖。
冉珩神秘地道:“这都不成问题,再告诉你件事,我娘想送我姐入东宫,到时我就是国舅爷,妹妹想嫁谁只管和我说,谁不上赶着巴结!”
堂姐又要入宫?
她只感觉一阵霹雳,费了好大劲才忍住给眼前得意洋洋的冉珩一记耳光的冲动,他知道入宫意味着什么吗?用姐姐的一辈子做赌注还沾沾自喜?
当年堂姐得以许配东宫是因为父亲战死,乾宁帝特加抚恤,饶是地位尊崇还是逃不过心力交瘁、油尽灯枯的命运,今生让她去和世家的女子们争,岂不更是明枪暗箭的修罗场?
冉念烟本以为此生的轨迹已经偏离,没想到在这件极重要的事上,大伯母做了这样的打算。
她抛下冉珩,扬长而去,回到房里,见母亲正趁着午后的片刻闲暇小寐,正跪在地上捶腿的流苏朝她比了噤声的手势。
自从紫苑被逐出府,母亲就提拔流苏为一等丫鬟,她为人老实,不似紫苑那般有担当,却也不牙尖嘴利地惹麻烦,算是功过相抵。
看着母亲睡梦中依然紧皱的眉,这几年她操劳太多,还不满三十,眼角已生出细纹,见到这样的母亲,冉念烟对大伯母的怨怒暂时平息下来,坐在流苏身边,拿起罗扇帮母亲扇风。
比起前世弱不禁风的母亲,冉念烟更钦佩如今这个经历过风霜的她,只是钦佩之余,更多的是怜惜。
母亲似乎醒了,看见女儿坐在床边帮自己打扇,握住了她的小手,“盈盈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