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3 / 4)
冉念烟道:“你不知道这屋子里的规矩,柜子里很多要紧的物件,不方便随便给人看的,没看我让琼枝流苏都出去了吗?”
小厮再怎么说也是外人,比不上房里的大丫鬟,连大丫鬟都出去了,洪昌更没道理留下,转身回避到屏风后。
其实,哪里有这样的规矩!她不过是利用洪昌心虚且不知道内宅的情况,调虎离山罢了。
打开柜子,果然在二层搁板的最里面发现了一只银匣子,一掌宽,两掌长,出乎意料的是,她见过这个东西!
那是在母亲去世后,她和奶娘检点遗物时,里面装的是父亲当年在潜邸时和同僚的书信,其中有给舅父徐衡的,有给谢迁的,还有许多她不太熟悉的人。看银匣表面锈蚀的样子,应该是放置很多年没人碰过了。
父亲要这东西做什么?
她正想着,洪昌已经在催了,她便交给他。
晚上把事情和母亲一说,母亲显然也知道那匣子里装的是什么,明显松了口气,笑道:“你爹爹说要去和你大舅舅叙旧,我还不信,看来是真的。”
展眼就是祖母的生辰,因母亲心下的怀疑解除了,心情也好了许多,和父亲出双入对,双双在祖母面前劝酒,一个捧杯,一个执壶,妙语如珠,让祖母笑得合不拢嘴。
可真正的主角还要属三婶娘,她的肚子已有四个月了,逐渐开始显怀,饮食上更是有诸多忌口。
冉玠听说母亲怀了弟弟,原本有些好奇,围着娘亲想看个清楚,却被祖母拉回来。
“你好动,别冲撞了你娘。”
听祖母如此说,冉玠也就不再围着她转。若在往常,三婶娘一定会咬牙切齿又万般不舍,如今却无可无不可,只是抚着肚子浅笑,心思全放在腹中的孩子上。
母亲看了难免失落,望了丈夫一眼。
冉念烟却发现,父亲明明注意到了母亲的眼神,却躲闪地移开了目光,又去向祖母献寿词了。
因为是整数生辰,又逢父亲从突厥归来,前来祝寿的人很多,连一向不喜交际的大舅舅徐衡都来了,带来了一对温润无瑕的白玉寿桃,一座奇楠沉香的苏工寿星摆件,一副七子八婿笏满床的湘绣炕屏,这样大的手笔,饶是冉念烟上辈子在宫中多年,都暗暗赞叹,更不用说别人纷纷侧目的眼神。
母亲自然是得意的,却故意抱怨道:“大哥送了这样好的屏风,倒把我们的鹤鹿同春屏风比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