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4 / 4)
更容易被朝廷拿捏,两全其美。
至于把冉念卿许婚给陆家,实在是明升暗降。
一朝天子一朝臣,陆明虽然还是首辅,却也没几天好日子了,齐王已拟定于下月登基践祚,之后必定启用新人,陆家的风光已然到了尽头。
可陆廷训却是个温克的君子,冉念卿嫁给他,不难安乐一生,横竖比远嫁塞北苦寒之地强上许多。
而失去姐姐撑腰的冉珩终于断了肖想世袭爵位的念头,父亲的地位再也不容动摇,冉念烟筹划着,该劝父亲好好教导三叔的儿子,或是干脆过继一个宗族之子,只要能扛得起冉家这面大旗的,不拘出身。
反正都是给外人,何不挑选一个德才兼备的?
她把自己的意思简要概述在信里,冉靖收到信,也开始认真考虑起合适的人选,忽然想起一个叫冉明的,是世居城外大兴县的远亲,辈分上该叫冉念烟姑姑,年纪却比她大上七八岁,年幼丧父,是寡母一手抚养大的,聪明好学,勤俭懂事,在宗族间颇有仁孝之名。
他当即命人打听,得知冉明的寡母冯氏前年也殁了。
冉靖觉得这是天赐的人选,可事关冉家宗脉传承,必须把女儿接回来面议一番才能成行。
冉念烟正愁如何拖延与徐夷则见面的时间,和母亲说了一声,让她转告家里,便动身去了侯府。
随后听父亲说起冉明,她也想起了这个人,小时候在冉家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冉明就懂得投其所好,当着她的面说些奉承话,大概是穷困下养成的看人眼色的习惯。加之年近弱冠,许多习惯已经定型,很难有管教的余地。
她如实对父亲说了,同时也承认,冉明称得上有才,在进学一事上又受过母亲的恩惠,可以观察一段时日再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