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6 / 7)
以为然,直到女儿提到谢暄。
“表哥也可以到江南寻咱们,咱们毕竟是一家人……”
“噤声!”谢氏急忙道,“不可再提。”
虽然是在家里,也要提防隔墙有耳。
柳齐的轿子来到柳家院内,母子三人自然关起门来又哭又笑,柳齐本就有游历江南的愿景,如今顺水推舟,只是父亲尚在诏狱,心下难安。可念及本朝诏狱向来是经常抓人,极少放人,许多下狱的官员往往是一生囚禁于此。
柳齐在诏狱短短几日,都留下满身鞭痕和不忍回首的记忆。
幸而后来谢氏和嫂子尚氏使了银钱,柳家、谢家的男子未再受荼毒。
···
冉念烟得到柳如侬的信札,得知他们打算在京城守候一年,若再无消息,就要去江南。
江南……那是谢家的故土,冉念烟已经料到,依谢氏的周全,一定留了后路,再一想,上一世柳齐就是在江南扬名,在市井间填词作赋,更改良了百年来陈陈相因的南戏,更创新声,一时间洛阳纸贵,普天下人人以争看柳家私班的传奇新剧为荣。
看来冥冥中自有天定,大梁少了谢、柳两家,不过是少了两个可被替代的官僚氏族,而少了柳齐,大梁文坛的半壁江山都将失色。
孰轻孰重,当局者甘苦自知,后人眼中却又是文章憎命达的另一种注脚了。
信陡然滑落,是徐夷则从身后抱住自己,轻轻从她手中抽了过去。
似乎从那天开始,这个人就食髓知味起来。
“看什么呢?笑得这么开心。”
冉念烟笑意更浓,幸亏身边的人是他,才能和他说些前世今生的秘密。
“柳齐可能要去江南了。”她说。
徐夷则不赞同地哼了一声:“就是因为这个?我和你说话你就走神了?”
冉念烟道:“我是在感叹这就是天意,谁也逃不过的。嗯?你刚刚在和我说话?说了什么?”
徐夷则摇摇头,放开她,两人在床侧并肩而坐。
他道:“我说,咱们该早些休息了。”
他说的义正言辞,冉念烟的脸却红了,他不是第一次堂而皇之地说出这样的话,之后的行为却愧对眼前这副正人君子的面孔。
“唉,服了你了。”冉念烟摇头道,却也由着他胡闹。
雨收云散之后,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