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4 / 4)
世故,明白了一些道理。
打那时起,她就决定,做个父亲喜欢的大家闺秀,做个讨祖母喜欢的乖孙女,做个自己期待的那个韬光养晦,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女子,从而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能为父母遮风挡雨的大树。
只可惜,前一世,她壮志未酬,在乎的人都先死了。重活一世,她初心未改,只是这一世,她一定要先护好父母双亲才行。祖母话里的意思她自是清楚的,无非是在暗示她:牧家提亲一事,让她多为秦家的利益考虑。
她冲老太太笑盈盈地点头,乖巧地说:“祖母放心,爹娘若想双儿分担家计,双儿一定学着分担,绝不会偷懒的。”
老太太听了,也没说什么话,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似在探究她到底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
饭毕。秦无双回到院里去了秦光景房里请了安,然后如同往常一样,推着秦光景的轮椅去家塾里上课。秦家家塾就在秦家的大宅子西北角落,在西边院墙上单开有一便门,供合族中的孩子进来上学用。
秦家家塾也算是汴都里颇有名气的私学了,乃秦家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力不能延师者,即可入此中读书。请先生用的膏火之费皆是秦家历任家主所捐,举族中博学多才之人为塾师。只是秦家子弟历来从商,精通的都是商贾之道,并无博学多才之人,故而一直都是从外面请那些个德高望重才高八斗的老先生为塾师。
直到秦家出了个秦光景,虽是病弱之身,但好歹是中过探花的“小神童”,只在家修养,委实废才了些,合族便纷纷请求秦光景得了空去家塾里教书授业,点拨两三个子侄出来,望以后也能荣登榜第则个。
秦光景自是欣然应之。故而自秦无双五六岁起,秦光景便带着她跟着一起进家塾,虽名义上是为了照料他,实际上是为了让秦无双旁听,多学些个文化知识。
课毕。秦无双正要推着秦光景回去,半道上早已站着一青衫男子,年纪十六七岁,眉清目秀,一表人才,手里还握着一个填漆雕花小木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