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亲人(修改)(4 / 5)
一会儿就拿着纸包走了过来,把之前让大师傅打包好的包子塞给于小彤,又看了看四周说:“别为二伯省钱,二伯这两年长工资了,放心吧。”
兄妹两个对视一眼,明白了这二伯有其他挣钱的法子,也没在退让,再推让二伯该生气了。
最后剩下的馒头还是让二伯拿走了,有包子就够了,本想把包子也给两位堂哥拿走两个,被二伯拒绝了,两个臭小子有馒头吃就不错了,男孩子没这么金贵。
于小彤他们回到招待所大家已经都回来了,因为这一路的劳累,都沉沉的睡了,于小彤梳洗完毕后躺在床上一点也睡不着。
近乡情怯,虽然每年都有回来,但对于小彤而言已经太久没有见到他们了。
现在的第一大队以前叫于家村,村里一大半都姓于,于家大爷爷这一支很是人丁兴旺。
于小彤的奶奶一共有三个哥哥,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因为文老爷子停妻另娶,小彤奶奶就把于小彤的父亲改为于姓。
按辈分于小彤该叫小彤奶奶的兄长叫舅爷爷的,于奶奶临终前把于爸过继给自己已经过世的三哥,从此舅爷爷变成了爷爷。
于小彤奶奶的大哥于金锤比于奶奶大12岁,在小彤奶奶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可以说于奶奶姐妹是于爷爷和于奶奶一手带大的。
小彤奶奶几个兄弟,于爷爷是老大,今年57岁,大奶奶58岁,两个人只有两个儿子,现在大儿子于长平是第一大队的生产队长,大伯母是隔壁宋家村的宋惠兰,两个人共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二儿子于长安36岁,在县里的机械厂当工人,和二伯母林淑芬是同学,现在在县城机械厂里面的小学当老师,生有两个儿子。
二爷爷家,于小彤睁开眼睛,明亮的眼睛看向漆黑的屋顶,前世下场最好的应该是二爷爷一家吧,应该说是他和他们小儿子家最好吧。
二爷爷于银锤早年和村里的人一起去打仗,是个退伍老兵,名字也在当了兵后改成于胜利,现在享受国家津贴,生有三个儿子,四个孙子四个孙女。
三爷爷于铜锤在抗战时已经牺牲了,牺牲时还没有成亲,小彤奶奶不想三个断了香火,也为了文家出什么幺蛾子,就把于爸过继给了三哥。
因为三爷爷和她奶奶姨奶奶年龄相近感情自然没得说,三爷爷死在R国人手里,她奶奶当时去打仗也有为三爷爷报仇的意思。
大爷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