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七彩葫芦(2 / 4)
放在更重要的采摘上。他没有着急动手,而是观察每一个葫芦的大小和形状,默默做分类。比如左上角,位于11点钟方向那个大葫芦,上面细长,肚子浑圆,很适合竖着切开做水瓢。
何泉决定从这个下手,他取出小巧但十分锋利,拥有笔直刀刃,方便切割的蔬菜刀,在不弄断藤的情况下握住葫芦均匀剖开。没必要弄两个水瓢,所以另一边用碎冰椎凿出数个小洞,做成漏勺。
大功告成,他切断连接的藤,手里的大勺立刻变硬。奇妙的是,在变硬的过程中葫芦皮还会变薄,重量也有所减轻,好像被晒干,水分完全蒸发一样。既然如此,如果有尺寸和幅度都适合的,凭他的刀工,切一块下来做锅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有想法就得行动,仰着头找了好半天,高处倒是有合适的,但够不着。碰得到的地方只有一个尺寸有水桶那么大,可那个原本准备用来代替石臼。不过石臼只用得到葫芦的下半部分,先把肚子切下来,再加工上面,或许能成。
如此行事,他换了小切刀,在葫芦上刻出锅铲的形状,然后仔细分离。这个难度系数稍大,但是对于需要雕刻各种食材的中餐厨师来说,只需要多一点耐心。
何泉庆幸自己有足够多的道具,可以辅助他完成工作,不光是处理食材,还有对付眼前脆得要死的葫芦。幸运的是他完成了,虽然形状差强人意,但总算是个铲,能炒菜就行。接着他又做了汤碗、面盆、水壶、饭勺。
最后得做点小容器。
剩余的都是拳头大小的葫芦,很适合装调味品,但圆底摆放很不方便,要轻轻片掉底部的弧线,削成平底才行。
半小时后,所有够得到的葫芦全部处理完毕,无一失败。
他心里喜滋滋的,颇有成就感,用绳子把完成品统统串起来,又很佩服自己连事先在器具上打孔方便串绳携带都想到了,如果不是顾及堤丰的起床气,恨不得立刻把狗叫起来炫耀一番。
过了小半天,狗睡够了,爬起来想嘲笑何泉笨手笨脚,结果发现他比自己想的能干得多,居然破天荒地夸奖:“不得了,不但会搬砖还能切葫芦,果然是个干苦力的劳苦命。”
“劳苦命现在要回去做腌肉了,你走不走?”早已习惯贱狗的毒舌,何泉不在意,反而把东西背上,催促狗快点出发。
狗不忍心他辛苦半天还得自己走回去,把人引到溪流边一块开阔地:“这条河中有种很奇特的白色粘土,生在岩石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