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3)
这和林溪想的完全不同,她就虚心请教道:“祖母为什么说当铺最好?”
林老太太喝了口茶,润了润喉道:“你没开过铺子不知道,这大街上的铺子甭管是什么米铺茶铺绸缎铺,都没这当铺挣钱。米铺虽然没当铺挣钱,可你娘留下不少良田,有这些良田里出产的米粮,何愁开不好米铺。至于杂货铺,这个虽不如当铺和米铺挣钱,可是你日后嫁进沈府,你日常缺什么东西,只消跟铺子里的管事说一声就是了。”
林溪不能不承认,林老太太说的很有道理,反正来日方长,她就顺着林老太太的意思道:“那就依祖母的。”
林老太太放下茶杯道:“这事宜早不宜迟,咱们慢慢打听着,只要铺子好,哪怕多花点银子也不迟。”
最后,林溪临走的时候,还是把那只匣子交给了林老太太保管。
而公中的那三千五百两银子,两天以后,林大太太就派人送了过来。同时送来的还有两张清单,两张清单是大姑娘和二姑娘出嫁前准备的一应衣料首饰以及生活用品,为的是让林溪做个参考。
于是从那天开始,林溪就进入了备嫁阶段。
置办铺子有林老太太掌眼,家具早已在两年前打好,林溪所要做的是绣嫁妆,挑衣料,挑首饰。
挑选衣料和首饰倒没什么,林家在晋城怎么说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绸缎铺和银楼那边只要说一声就会把东西送过来任她挑选,唯独绣嫁妆这件事让林溪第一次体会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林溪未穿书之前,自认也算是一个手工爱好者,原来宅在家里时也会用零碎布料缝个布偶织个毛衣什么的,可是她那三脚猫的技艺放在这个时代却完全不够看。
好在原身的女红同样马马虎虎,因此林溪连最简单的齐针都未能掌握,两个丫鬟也没起疑心。
不过这个时候再找绣娘教她已是太迟,而晋城的规矩则是新娘需得亲自绣制嫁衣,林溪没办法之下只好求助于江吟秋。
江吟秋帮着她选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嫁衣花样,又手把手教她怎么绣花卉和叶子,林溪有之前的底子在,人又不笨,学了一个多月,终于掌握了一点诀窍。
这天她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才绣好一片花叶,只觉得脖颈酸的厉害,正准备出去走走,就见霁月拿了张帖子进来。
“姑娘,赵家那边送来了张帖子。”
林溪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赵瑜给她下的帖子,打开帖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