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谜团(8 / 11)
有人都把这件事情看得很重要。包括宁邵哲也都多次关注招生的情况,对于宁邵哲来说,忠心是唯一的要求。
而林秋禾附加上的要求是必须三十岁以下,实际上她想要定的是二十岁以下,这样接受新生事物快,而且不容易对她的年轻产生意见,更容易对她老师的身份认同。
然而就跟每隔三年一次的秋试一样,年轻一代的学子是有,但是真的只能占小部分。可以说金榜题名的人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二十岁以上的,而甚至百分之九十都是三十岁一样的。
年龄是一个大问题。
事实上要不是张章相对还算年轻——等七月份过生日他也不过三十七岁——他们真的有可能把年轻定到三十五岁以下。林秋禾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强烈的抗议,指出长期而繁复的外科手术实际上是一场体力劳动,如果学员因为年龄大而体力不足的话,完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而他们建立学院教授外科知识,最根本的意图就是实用性,长期的实用性。一批教导出来的学院最起码要能够继续为国家服务二十年吧?四十岁的人,二十年后就是六十岁了。在平均寿命不到五十岁的时代,谁都不会认为这样的年纪可以持续一场长时间的外科手术。
实际上把门槛定在三十岁已经已经是一次极大的让步了。
然后就如同林秋禾所知道清朝大选一样,每一个推举过来的学院都要经过多方人证。给他们做出证词证明他们就是本人的人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甚至每个军区送来的大夫都是要军区中的副副将连同最少随即抽选出来的三位地方官员一同护送入京,以避免半路被人冒名顶替。
事实上,诸国不是不想要得到这份医术,而是因为一年前宁邵哲那次遇刺让摄政王和宁卿两人联手扫荡了整个京城各国暗中埋下的钉子,让京城的环境干净无比。
这才是林秋禾等人免于被骚扰绑架或者刺杀的真实原因。
林秋禾疲惫地合上那一串的名单,对于这种前期的准备工作一点兴趣都没有。她实际上最想要的是学院的各种老师,只有她、张章和白术明显是不够的。然而,老师比学生还要难找。
骨科这边擅长的御医倒是有两个,只是一个太老对于拿着尸骸当教材很是反感,认为学院不尊重死者。至于年轻的那位,实际上也有四十多了,然而正值当用却在林子岱受伤事件中被林秋禾抢了风头,这会儿正在摆架子对着林秋禾冷嘲热讽呢。
林秋禾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