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4)
顾苏鄂带着顾至善哐当一声跪在地上, 就连一侧笑吟吟和崔皇后说着胭脂水粉的顾知薇, 也起身跪下。
室内一时间连个人声也无, 崔皇后把手中的枇杷膏收好,起身把顾知薇扶起来,
“咱们娘俩说话, 不听他们男人的政事。”
顾知薇顺势起身,闻言担忧回身看了眼傅仲正。这话里话外的意思, 皇后姨母早就知道这事儿, 可今日才说了出来。
可前世直到陛下身死乾坤殿, 皇后姨妈殉葬自缢而亡,也从未出现过禅位一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导致皇帝姨夫起了这样的念头?
顾苏鄂的冲击不小于顾知薇,他是陛下亲信,二人又是连襟,朝堂上若有变故, 陛下自然是万事和自己商量。
可他事前半点儿音信也未听到, 陛下便把禅位的事情说出来。说明陛下的身体, 早就是强弩之末, 勉强撑着也没几个好日子。
果然,承文帝转过桌台, 亲自扶了顾苏鄂起身, 目色虽带帝王之气,可衰败已现人前,
“这天下朕之知己莫过苏鄂, 偏我身子骨越发不中用了,如今能侥幸多活二十年便是先祖恩赐,是时候还回去这大好江山。”
伸手拉过傅仲正,郑重放在顾苏鄂手中,
“朕百年之后你多费心,仲正年轻行事未免偏激,你既是他岳父,又是朕的辅政大臣,可得谨慎办事。”
这话,已经把顾知薇和傅仲正的亲事板上钉钉。顾苏鄂开口欲言,承文帝不理会他,转身看向一侧的傅仲正。他和恭王亲兄弟二人,唯独只留下这傅仲正一根独苗。
先帝留下旨意护住敬王,杨太妃虎视眈眈窥视后宫,他若不在,内外朝堂,少不得要风云再起。
好在,承文帝满是欣慰,拍拍傅仲正肩膀,见他目色虽忧,可脊背挺直,气势卓然,已有少年天子的气派。目阔眉深,形容间颇有几分先祖的痕迹,承文帝似是想起了什么,收回落在他肩膀上的手,反而拱手朝傅仲正道,
“仲正,天下黎民百姓,往后,就靠你了。”
注定会有少年,肩挑起这万里河山,他们,不也从热血青年这般走过来。会有少年,驱除鞑虏,还我锦绣,也会有少年,日夜苦读,只为为民请命,这些人,都是来日朝廷的脊梁,有了他们,他便是瞑目于帝陵之下,也会安然自在。
傅仲正撩袍跪地,直觉那份甸甸沉重责任压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